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铁
  • 1篇地铁隧道
  • 1篇岩石力学
  • 1篇支护
  • 1篇蠕变
  • 1篇蠕变试验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
  • 1篇稳定性
  • 1篇蒙脱石
  • 1篇明挖
  • 1篇明挖法
  • 1篇明挖法施工
  • 1篇基坑
  • 1篇基坑支护
  • 1篇法施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建设综合勘察...

作者

  • 2篇杨晓杰
  • 2篇张保童
  • 2篇张帆
  • 1篇刘剑
  • 1篇刘冬明
  • 1篇吴佳佳
  • 1篇李桂刚
  • 1篇彭涛
  • 1篇韩巧云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铁隧道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地铁明挖法施工有时不可避免的要以较近的距离从高楼大厦的地基临域内穿过,这将增大明挖法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因此基坑支护成为地铁隧道建设中的工程难题之一。文章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区间明挖法施工段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地铁隧道基坑开挖的各施工步序,分析了围护结构和基坑周边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围护桩参数(桩长、桩径)的变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就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为北京地铁十号线明挖法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其他同类工程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晓杰刘冬明张帆张保童黄新生韩巧云
关键词:基坑支护稳定性数值模拟
云冈石窟立柱岩体长期强度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分级加载单轴抗压蠕变试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9,10,12窟窟前立柱岩体的长期强度,并对其长期承载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云冈石窟9,10,12窟窟前立柱岩体的岩性主要为砂岩,岩性单一,结构面不发育,属整体块状岩体结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良好。(2)立柱岩体中粗粒砂岩的长期强度低于中粒、中细粒砂岩的长期强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中粗粒砂岩的胶结物类型是泥质胶结;其中含有微量的蒙脱石,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与水作用后,易发生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次生裂隙相对较发育。(3)高含水量状态下,中粗粒砂岩的长期强度为20.22MPa,比其在低含水量状态下的长期强度降低44.31%。按云冈石窟立柱应力最大值出现在10窟西柱的上部(1.31MPa)计,中粗粒砂岩立柱岩体的安全系数为15.4。因此,9,10,12窟窟前立柱岩体的长期承载力学性能良好。建议尽快修复和搭建窟檐,避免雨水对石窟的冲刷,同时还能调节窟内温度与湿度,减轻风化剥蚀。计算9,10,12窟窟前立柱最大可以承载的窟檐质量,供有关建筑设计和文物保护部门参考。这些研究结果和建议对于云冈石窟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晓杰彭涛李桂刚刘剑吴佳佳张帆张保童
关键词:岩石力学蠕变试验蒙脱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