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放疗科行VMAT治疗的22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摆位完成后采用CBCT X射线图像引导获得扫描图像,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进行匹配,得到3个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和3个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并进行误差纠正,纠正后再次扫描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纠正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纠正前,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Z(胸、背)、Y(头、脚)、X(左、右)方向,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RX(左、右)、RY(头、脚)、RZ(胸、背)方向;纠正后,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Z(胸、背)、Y(头、脚)、X(左、右)方向,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RX(左、右)、RZ(胸、背)、RY(头、脚)方向,均很小;纠正后,各方向平移摆位误差、旋转摆位误差均小于纠正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 X射线图像引导技术运用于胸上段食管癌VMAT的摆位验证中可以明显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 谢红亮曹洋森张火俊吴婷
- 关键词:胸上段食管癌
- 基于XVI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盆腔肿瘤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治疗盆腔肿瘤时利用X线容积图像(X-ray volumetric images,XVI)获得的患者摆位误差,为医生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与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之间的间距大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每位患者首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计算出患者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再次行CBCT扫描得出剩余摆位误差,经治疗床自动在线校正后行VMAT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第3次扫描。以后每周行3次CBCT扫描。分析治疗前后系统的摆位误差,并根据摆位误差计算靶区外放值(M_(PTV))。结果:CBCT校正后X、Y、Z轴的摆位误差有效降低。校正前X、Y、Z轴M_(PTV)分别为3.89、6.20、5.24 mm,校正后分别为1.42、2.42、2.40 mm。校正后M_(PTV)的减少幅度为2.47~3.78 mm,以Y轴最明显。结论:基于XVI行VMAT治疗盆腔肿瘤可降低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保证治疗质量。
- 吴婷曹洋森
- 关键词:盆腔肿瘤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