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良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能量思维解读症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主要探讨辨证方法背后的能量思维,阐述能量思维的3个关键问题:“能量的过与不及”“能量在哪里出了问题”“什么性质的淤堵造成了能量循环不畅”,并通过对2种类型症状的解读,用临床实例揭示不同辨证方法背后的能量思维模式。
- 吴国良何金云
- 关键词:辨证方法症状
- 论“阴阳循环”的运作规律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首先通过总结中医典籍的相关记载,阐述了阴阳“循环往复”的运作规律,其次通过《黄帝内经》原文总结了“阴阳循环”的运作规律在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诊疗上的含义,并通过介绍临床上应用“阴阳循环”治疗痛证,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症的治疗思路,分析并验证“阴阳循环”的运作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 吴国良何金云
- 关键词:阴阳
- 从“区域空间性和能量流动性”阐述中医五行的生克乘侮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医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概括性地阐释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复杂有机联系以及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并指导遣方用药、防病传变等。历代医家对中医五行的阐释不断完善,产生了五行生克关系,最终《黄帝内经》的问世才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以生克乘侮来解释和推演人体生理病理关系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对五行的沿革、五行与五方关系、五行的气化递转及病传规律和五行相关临证经验等展开论述,旨在探讨中医五行生克乘侮的核心内涵——区域空间性和能量流动性。研究指出五行中每一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流通的区域空间,并通过表里经络扩展了其空间的外延。某行触冒邪气或内伤七情,都会引起该行的寒、热、虚、实之变,进而导致通过该区域空间的能量流转不利,所以五行的相克、相乘、相侮都有其空间和能量基础。以区域空间来看待五行的层次传递,可以更好地扩大针灸的取穴广度,为临床“就近取穴”提供理论支持。临床取穴就可灵活而多变,可在五行的本行经络取穴、在五脏所在的环状区域就近取穴、在其区域的上下出口取穴、也可在五脏的表里相关区域取穴,从而进一步达到指导临床诊疗的目的。
- 吴国良
- 重新理解针灸的三大作用被引量:8
- 2021年
- 文章总结了针灸作用的思考,结合临床实践,对针灸三大作用进行了独到的阐述,以"解结"作用阐述疏通经络,以"引气"作用阐述扶正祛邪,以"恢复能量循环的通畅"阐述调和阴阳,解释了目前众多外治法和针法的底层思维。
- 吴国良何金云
- 关键词:针灸引气调和阴阳
- 眼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针灸科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眼针治疗,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好转。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悸、头晕、耳鸣、盗汗、五心烦热、腰膝无力的症状。
- 李春林孙水杰林福胜吴国良
- 关键词:心肾不交失眠眼针随机对照研究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穴位反应点分布规律研究及针刺该穴位反应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穴位反应点分布规律研究及针刺该穴位反应点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新会区人民医院疼痛科及针灸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盖氏穴位检查诊断法进行穴位观察,寻求LDH患者穴位反应点;并将450例患者,按就诊时派发随机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反应点针刺组各150例,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障碍情况。结果:LDH患者穴位反应点,以腰痛点及手三里的压痛率最高,环跳、后溪次之,与其它穴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点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00%,与传统针刺组(87.33%)、药物治疗组(81.63%)相比,疗效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功能障碍改善率比较,反应点针刺组优良率为83.33%,与传统针刺组(74.67%)、药物治疗组(70.0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LDH患者的穴位反应点分布规律,进行针刺该穴位反应点治疗LDH,效果取穴精而少,容易掌握,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黄洪尧肖文鑫吴国良张勤兑林青霞朱金早谭金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治疗
- 针灸治疗在防治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运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针灸辩证施治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的发生。方法选择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指南推荐和患者耐受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辩证施治,分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3型选择不同穴位,直到化疗结束,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和Ⅲ~Ⅳ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辩证施治可显著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吴国良陈昌南李春林戴萍潘岐作陈婵娟谢峰林福胜
- 关键词:针灸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
- 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气血虚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降低(P<0.05),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Vm增快(P<0.05),PI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气血虚型眩晕效果显著,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增加脑供血量,有效控制眩晕发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春林吴国良林健祥孙水杰林福胜赵月欢
- 关键词:眩晕归脾汤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 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n=25)采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受试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行为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受试患儿全血载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数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行为神经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其可提高患儿行为神经功能。
- 肖利华廖晃怡吴国良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针灸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