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丝瓜子中4种脂肪酸的含量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丝瓜子脂肪油中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为丝瓜子质量评价和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FFAP毛细管色谱柱(0.2mm×50m,0.3μm),载气高纯度氮气,流速0.5mL·min^-1,分流比23:1,柱温235℃,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温80℃,FID检测器,温度250oC,空气流量450mL·min^-1,氢气流量45mL·min^-1。结果:丝瓜子中棕榈酸质量分数为2.325%~2.985%;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198%~1.771%,油酸质量分数为2.212%~5.159%,亚油酸质量分数为7.383%~13.57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丝瓜子脂肪油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质量控制。
- 刘海霞裴香萍李慧峰严婧孟霜王丽
-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 葛花不同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与保肝作用药效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比较葛花不同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以葛花水提物、醇提物、乙酸乙酯为研究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葛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复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同时连续8周灌胃不同溶剂葛花提取物,以大鼠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脏丙二醛(MDA)的指标比较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结果:不同葛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葛花乙酸乙酯总黄酮含量最高,保肝效果最好。结论:可进一步分离纯化葛花总黄酮,研究葛花总黄酮保肝作用的药效机制。
- 王瑶裴香萍刘海霞宁晨旭
- 关键词:葛花肝损伤
- 鲜干品组方及不同制法六神曲中消化酶活力的动态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青蒿等鲜干品组方及不同制法对六神曲中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六神曲发酵工艺优化及青蒿等鲜干品可能的入药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制备6组六神曲样品,第1组为基本组(面粉、赤小豆、苦杏仁),第2~3组为鲜品组(基本组+鲜品榨汁、煎汁),第4~6组为干品组(基本组+干品1/3量煎汁,全量煎汁,1/3量粉碎拌料)。各组分别在28,33℃条件下自然发酵,保持湿度70%~80%,发酵时间10 d,逐日动态取样,置于40℃下干燥后待测。动态测定不同温度下各组发酵样品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结果:六神曲样品在28℃条件下发酵并不充分;在33℃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在第3~4天达到峰值,基本组与2个鲜品组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高于干品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基本组与鲜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脂肪酶、淀粉酶活力为检测指标,六神曲33℃发酵优于28℃发酵,青蒿等鲜品入药优于干品入药,鲜品煎汁组优于鲜品榨汁组;六神曲发酵时间以3~5 d为宜。
- 王丽芳高文远裴香萍刘海霞裴妙荣
- 关键词:六神曲鲜品发酵工艺消化酶活力脂肪酶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干法消解和以浓硝酸:高氯酸(4∶1)为消解剂的湿法消解两种方法处理葫芦蛾药材,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Cu、Zn、Mn、Fe、Ca、Mg、Na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干法消解测定值低于湿法消解的测定值。葫芦蛾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Mg>Ca>Zn>Fe>Cu>Na>Mn。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44%~102.22%;RSD值为1.18%~2.2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葫芦蛾药材资源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裴香萍裴晓丽刘海霞孙晓丹裴妙荣
- 关键词: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分析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主要化学成分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通过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色谱柱(100 mm×3 mm,2.7μm),并以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采集数据。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对照品数据对照,鉴定出中华苦荬菜中9种化学成分、苣荬菜中10种化学成分;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共有化学成分有9种,其中7种有机酸类和2种黄酮类成分。结论利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控制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药材质量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刘海霞裴香萍杜晨晖裴妙荣闫艳李慧峰
- 关键词:苣荬菜菊苣酸有机酸类
- 中华苦荬菜和苣荬菜抗炎保肝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耳肿胀度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抗炎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中ALT、AST、MDA含量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保肝作用。结果: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保肝作用,以二者高剂量给药时,苣荬菜抗炎、保肝的作用要优于中华苦荬菜(P<0.05)。结论: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均可以有效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说明二者具有良好的保肝、抗炎作用。
- 刘海霞裴香萍裴妙荣李慧峰薛雨茂
- 关键词:苣荬菜抗炎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