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4 被引量:11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旅游
  • 2篇南四湖
  • 2篇案例实证
  • 1篇生态健康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湿地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农村
  • 1篇农村能源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旅游
  • 1篇旅游区
  • 1篇旅游小镇
  • 1篇南四湖湿地
  • 1篇湖泊
  • 1篇湖泊生态
  • 1篇湖泊生态系统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席建超
  • 4篇陈鹏
  • 2篇赵美风
  • 2篇杨俊
  • 1篇王凯
  • 1篇李连璞
  • 1篇范强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DPSIRM健康距离法的南四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31
2014年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湖泊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实现湖泊监测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基础。基于人地和谐发展视角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因果关系模型和健康距离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典型湖泊健康评价的水质-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南四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四湖生态系统的水质指标、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综合健康距离分别是0.398 9、0.249 5、0.498 3和0.436 2,总体健康处于"较健康"水平,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但水质指标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在社会治理投入上仍有较大差距;②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治理和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
张峰杨俊席建超李雪铭陈鹏
关键词:南四湖
1982-2012年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被引量:43
2014年
湿地资源具有重大的生产、生态效应。近年来,湿地丧失和退化越发严重,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湿地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前沿领域。本研究以山东省南四湖多时序遥感与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选取斑块密度(PD)、斑块类别面积(CA)、最大斑块指数(LPI)等景观格局指数,对南四湖1982-2012年的湿地景观格局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82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逐渐下降,由1982年的118 671.10hm2减少到2012年的69 525.63hm2;而人工湿地的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人工湿地达93 830.04hm2,南四湖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其变化对南四湖湿地的影响较大;②对重要景观指数的计算表明:1982-2012年斑块个数(PD)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斑块平均面积(AREA-MN)在研究时期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南四湖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加剧,人类活动对南四湖的影响越来越大;多样性指数(SHDI)呈波动状上升,说明研究范围内多样性逐年增大;景观均匀度(SHEI)变化不大,说明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于平衡。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更主要的原因为人类活动。
范强杜婷杨俊席建超李雪铭陈鹏
关键词:南四湖湿地
1986-2010年成长型旅游小镇用地演变格局——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区三坡镇的案例实证被引量:19
2013年
旅游小镇是近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热点和乡村城镇化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和高清遥感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1986-2010年旅游城镇三坡镇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其土地利用在空间上表现为离心扩散和向心集聚交替,集约程度不断提高;扩张速度经过了缓慢增长(1986-1995年),快速扩展(1995-2005年),稳定发展(2005-2010年)3个阶段;在功能变化上,由传统城镇的单一功能向多元旅游功能转变。以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用地不断扩展为核心,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成为旅游城镇成长的主要形式。在驱动机制上,以自然地理环境约束为基础,外部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和政府干预与调控等成为旅游城镇用地演变的主要动力。
席建超赵美风王凯陈鹏
关键词:旅游小镇土地利用
旅游诱导下乡村能源消费模式转型与综合效益评估——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案例实证被引量:24
2013年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中国乡村转型和促进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论文以六盘山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案例,研究了旅游扶贫工程实施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模式转型及其效益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由"生活-生产系统"向"生活-旅游系统"的转变过程中,能源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农户,乡村旅游农户单位能源产出的经济效益(4.53元/kgce)提高2.86倍,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0.11元/kgce和社会效益1.09元/kgce的显著提升。研究也发现,有鉴于乡村旅游能源消费在乡村具有广泛的示范性,这种基于大量商品能源输入的能源消费模式不应是乡村能源消费和旅游业发展所应倡导的,也有悖于国家农村能源政策导向。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在充分利用当地既有能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生物质能(主要是沼气)和太阳能的潜力,建立以新型能源为主体、传统生物质能和商品能源为辅的能源消费模式。
席建超赵美风李连璞陈鹏
关键词:乡村旅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