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庆行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絮凝
  • 1篇电絮凝法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法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溶液
  • 1篇油田
  • 1篇油田污水
  • 1篇有机胺
  • 1篇酸溶液
  • 1篇碳钢
  • 1篇浊度
  • 1篇污水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聚电解质
  • 1篇缓蚀
  • 1篇缓蚀剂
  • 1篇缓蚀性
  • 1篇缓蚀性能
  • 1篇活性剂

机构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篇郭庆行
  • 1篇陈武
  • 1篇梅平
  • 1篇赵晓非
  • 1篇吴得南
  • 1篇曾浩见
  • 1篇赵景茂
  • 1篇桑希勤
  • 1篇刘立新
  • 1篇李晓杰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种有机胺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十八胺、不饱和十八胺,N-十八烷基丙撑二胺等3种有机胺在1 mol/L的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探讨3种有机胺在金属表面的成膜性及其缓蚀机理。方法采用静态挂片质量损失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接触角测试及AFM力曲线测试研究3种有机胺在碳钢表面的成膜性及膜的均匀性。结果不饱和十八胺的缓蚀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接触角测试表明,不饱和十八胺的疏水性达到了优等级,高于另外两种有机胺;其缓蚀机理为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疏水性保护膜,有效隔离了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在粘附力测试实验中,不饱和十八胺在金属表面测量数据分布较为平均,其标准偏差最小,说明这种胺在金属表面成膜最好。另外,不饱和十八胺在金属表面的平均粘附力最大。结论不饱和十八胺具有最好的缓蚀性能。
李晓杰郭庆行赵景茂
关键词:有机胺缓蚀剂成膜性盐酸碳钢
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2年
聚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共存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具有协同效应或非协同效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受表面活性剂结构、聚电解质的性质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综述了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模型,以期为二者的复配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刘立新吴得南桑希勤渠文学赵晓非郭庆行
关键词: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电絮凝法处理渭北油田污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电絮凝法对渭北油田污水进行处理,用铝极板作为组合电极,考察了电流强度、极板间距以及电解时间等因素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为1.5A、电解时间为10min、极板间距为6cm时,油田污水的浊度显著降低,去浊率达到95%,除油率为97%,并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郭庆行曾浩见陈武梅平
关键词:电絮凝法油田污水浊度除油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