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邹振华

邹振华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震后
  • 1篇中国农村家庭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家庭
  • 1篇面向对象
  • 1篇滑坡
  • 1篇家庭
  • 1篇工作规程
  • 1篇光谱
  • 1篇规则集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王瑛
  • 3篇邹振华
  • 1篇陈浩
  • 1篇李娟
  • 1篇林乐

传媒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美国救灾捐赠工作规程初探——以俄勒冈州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查阅美国FEMA志愿者管理条例及俄勒冈州救灾捐赠工作的系列法律、政策,对美国救灾捐赠工作的具体程序、各方角色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美国救灾捐赠的主要特点为:美国救灾捐赠作为公益慈善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救灾捐赠工作由各个民间志愿者组织开展完成,这些组织之间的协调工作由VOAD完成。美国各级政府,主要是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参与救灾捐赠的一些辅助决策、协调工作。
王瑛邹振华王宇渠
基于光谱、空间和形态特征的面向对象滑坡识别被引量:24
2017年
地震经常诱发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的滑坡并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需要对大范围的滑坡灾害进行快速评估。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这方面的应用比传统的目视解译和基于像素的方法更具优势。但是,目前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滑坡识别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通常针对小范围的研究区。基于SPOT5 2.5m多光谱影像,提出一种综合光谱、空间、地形和形态特征的面向对象滑坡自动识别方法,并应用于较大范围研究区。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滑坡自动识别方法能将研究区内95%的滑坡识别出来,综合考虑滑坡的过度提取与遗漏提取情况,滑坡提取质量为74.04%,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大范围的滑坡。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对地震或强降雨引起的大范围滑坡灾害进行快速评估,为灾后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林齐根邹振华祝瑛琦王瑛
关键词:面向对象遥感影像滑坡规则集
中国农村家庭的震后生活恢复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灾后恢复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为巨灾案例,2009年云南姚安Ms6.0级地震为中小型灾害案例,对农村灾区家庭进行随机入户调查。基于1094份有效问卷,运用恢复曲线,研究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不同灾害强度对恢复重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恢复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恢复速率的变化,可分为应急期、恢复前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巨灾和中小型灾害在恢复历时、恢复过程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中小型灾害生活恢复的过程相对较短,绝大多数重损家庭在灾后20个月完成恢复,中损家庭为18个月,二者相差较小;巨型灾害恢复过程整体历时较长,大多数中损家庭在灾后68个月才完成恢复,重损家庭的生活恢复整体滞后于中损家庭1年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王瑛林齐根宋崇振林乐邹振华陈浩李娟
关键词:震后农村家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