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桃英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红素
  • 1篇溶栓
  • 1篇黏细菌
  • 1篇酶学性质
  • 1篇抗凝
  • 1篇抗凝溶栓
  • 1篇纯化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作者

  • 2篇余蓉
  • 2篇皮桃英
  • 1篇李磊
  • 1篇温馨蔚
  • 1篇刘冰花
  • 1篇谢伟全
  • 1篇马宇峰
  • 1篇赵晓飞

传媒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猪血球粉中血红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猪血球粉中血红素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设计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猪血球粉中血红素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8.0 g猪血球粉经4 mol.L-1脲溶液溶解,用体积比2.0~2.5∶1的60 mL丙酮水溶液沉淀,用70%的丙酮水溶液分次洗涤沉淀后,采用盐酸丙酮法进行提取得到血红素。结果每克猪血球粉中可获得22.3 mg产品,收率为93.9%,血红素的纯度为96.1%±0.1%,其血红素中铁的含量为7.67%±0.13%。结论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血红素的提取率高,血红素中铁的含量明显提升,为实际生产中直接从血球粉中提取血红素和实现猪血浆中有效成分的联产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提取工艺。
皮桃英陈博马宇峰张革谢伟全何光富余蓉
关键词:血红素
黏细菌抗凝溶栓双功能蛋白MF-1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被引量:8
2009年
对黏细菌Angiococcus sp.的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MF-1进行纯化、鉴定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采用丙酮分级沉淀法、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分子筛层析对发酵液进行纯化,用SDS-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并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水解酪蛋白法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分离得到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4,等电点为8.5,酶的比活力为30761.57U/mg,活性回收率为13.9%;溶栓活性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为8.0;抗凝时间大于10min,且酶活性十分稳定,在35℃下保温72h后仍有89%活性。首次从黏细菌中分离得到具有较高抗凝和溶栓双活性的MF-1蛋白,且稳定不易失活,具有开发成为创新溶栓药物的潜力。
赵晓飞余蓉刘冰花皮桃英李磊温馨蔚
关键词:黏细菌抗凝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