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蒙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多孔
  • 2篇多孔二氧化硅
  • 2篇氧化硅
  • 2篇凝胶法
  • 2篇孔道
  • 2篇孔道结构
  • 2篇环境催化
  • 2篇光催化
  • 2篇光催化材料
  • 2篇二氧化硅
  • 2篇尺寸可控
  • 2篇催化
  • 1篇大学新生
  • 1篇钉板
  • 1篇订书机
  • 1篇学科
  • 1篇学生养成
  • 1篇压舌板
  • 1篇养成

机构

  • 8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王蒙
  • 2篇李小龙
  • 2篇王海花
  • 2篇韩玉英
  • 2篇陈阳
  • 2篇杨雨豪
  • 1篇李文凤

传媒

  • 1篇科教文汇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陕西青年职业...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新西部(中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网络互动平台对大学生育人功能的新突破——以易班互动平台为例
2017年
本文以易班网络互动平台为例,阐述了Web2.0网络环境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概况,分析了易班校园网络互动平台在育人功能方面取得的新突破。认为,这是一个只属于校园的互动平台;师生共建的互动模式使班级管理更加信息化、网络化;意见领袖在易班互动平台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陈阳王蒙
关键词:网络互动平台高校大学生育人功能
农村流动小学生养成教育途径探析——以陕西科技大学“养成教育”实践团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与乡村人口间的互相流动成为一种人口常态,随之出现的农村流动儿童群体成为一个社会热点群体,农村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农村流动儿童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从家长、学校、小学生自身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陕西科技大学"养成教育"实践团的实践活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王蒙陈阳
关键词:养成教育
一种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的多孔二氧化硅凝胶颗粒和具有其的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的多孔二氧化硅凝胶颗粒和具有其的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催化技术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正硅酸乙酯水溶液与g‑C<Sub>3</Sub>N<Sub>4</Sub>混合,制备得到负载石墨相氮...
马永宁段仪豪王蒙费贵强王海花李小龙杨雨豪韩玉英
文献传递
一种底部按压抽拉式存针订书机
一种底部按压抽拉式存针订书机,包括订书机本体,本体具有订槽,推钉板、上盖和金属压舌板,金属压舌板固定在上盖的底部,钉槽位于金属压舌板的正下方,钉槽中有通过导向杆滑动连接的顶针弹簧,压座的底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卡针座上订...
李文凤郑双婷王蒙
一种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的多孔二氧化硅凝胶颗粒和具有其的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石墨相氮化碳的多孔二氧化硅凝胶颗粒和具有其的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催化技术领域。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正硅酸乙酯水溶液与g‑C<Sub>3</Sub>N<Sub>4</Sub>混合,制备得到负载石墨相氮...
马永宁段仪豪王蒙费贵强王海花李小龙杨雨豪韩玉英
文献传递
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危机干预途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心理状态比较脆弱的群体,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也在不断完善着。其中团体辅导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高校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方式。文章对运用团体辅导干预大学新生心理危机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王蒙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新生干预途径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大学生具有复杂的成长环境和多样的校园环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较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有时不易察觉,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通过详细分析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旨在加深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了解,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视。
王蒙乔丹
基础学科大学生暑期支教可持续开展有效机制的探索
2019年
当代中国的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短期支教的兴盛,大学生暑期支教作为短期支教的一种普遍形式,广受各大高校学生的青睐。大学生暑期支教不仅能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能平衡由于经济、交通、师资等原因造成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教育现状。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文理学院赴户县"爱心传递"实践团为例,以实践团六年支教实践与探索为基础和依据,探讨基础学科大学生暑期支教可持续开展的有效机制。
王蒙
关键词:基础学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