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的放矢的“整体性”追求——也谈导演与戏曲的遇合被引量:1
- 2017年
- 西方戏剧和中国戏曲,都有对'整体性'的追求,只是整体性的内涵不尽相同。当自觉于西方戏剧语境的'导演'、'闯入'戏曲世界,势必会带来一系列变化,两者会有矛盾,也因此产生论争,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戏曲'导演制'都是武断的。探讨这些问题应该对戏曲演剧整体性建构的标杆有所重视,新时代下的观演关系,不失为一个订立标杆的逻辑基点,倘若认可戏曲导演制,这一基点当是实现演剧整体性的重要参照。
- 路遥王耿
- 关键词:戏剧戏曲导演整体性观演关系
- “导/教”矛盾与张骏祥的《蜕变》《以身作则》排演
- 2022年
- 张骏祥离美归国后,以教师身份于1940年完成了头两个本土导演作品。导《蜕变》失利,主因在张忽视、回避“导/教”矛盾;而后选排笑剧《以身作则》,即有意解此矛盾,他巧用教师身份,借教学手段包装创作诉求、整合校内资源,故成功。处理“导/教”矛盾,是演剧艺术、演剧教育的恒久课题。教师应结合自身能力、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调整“导演/教师”定位重心,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追求既定目标。这或许是张骏祥八十年前在剧校(专)的“导/教”经验、教训,带给后人的启发。
- 王耿
- 关键词: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