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RDG)与传统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DG)之间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包括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有关RDG与LDG优劣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NOS评分系统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4篇共2456例患者,其中RDG组852例(34.69%),LDG组1604例(65.31%)。与LDG组相比,RDG组手术时间长(WMD=-22.59,95%CI:-25.55~-19.62,P<0.001),术中失血量少(WMD=34.29,95%CI:20.71~47.87,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提前(WMD=0.33,95%CI:0.13~0.54,P=0.002),住院时间缩短(WMD=0.88,95%CI:0.05~1.71,P=0.04)。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感染、术后腹腔出血、肠梗阻、肠漏等5种常见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DG可以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 王素孙振青苏萌萌王东升宋保连栾响王萍
- 关键词:胃切除术机器人腹腔镜META分析
- 机器人与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从临床护理角度观察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1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其中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各7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估、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术后日输液量、术后吸收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术后计划内拔出鼻胃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的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患者在术后第三天疼痛评估、术后第三天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术后第三、第五个24小时输液量、术后吸收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以及术后计划内拔出鼻胃管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比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机器人系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创伤更小,恢复较快。
- 苏萌萌张坚王虹孙杨苏颖颖王素
- 关键词:机器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加压氧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术后相关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观察加压氧(HBO)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IR组、HBO预处理(HBO-P)组、HBO后处理(HBO-AT)组,并进行相应手术操作,检测术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 4组间IL-6、IL-1β、TNF-α、CRP、MDA、SOD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3.152~161.154,P〈0.01);其中HBO-P组IL-6、IL-1β、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和HBO-AT组(t=4.187~10.772,P〈0.01);HBO-P组NO水平显著低于IR组及HBO-AT组(t=6.516、4.723,P〈0.01),而SOD水平显著升高(t=3.380、7.074,P〈0.01)。结论术前给予HBO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IR肠道组织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且效果优于术后HBO治疗。
- 仲蓓王素谷健万金娥
- 关键词:加压氧再灌注损伤氧化性应激炎症
- 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接受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人161例。病人均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直肠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4%、5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长径、肿瘤T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直肠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χ2=6.439~25.016,P〈0.05);病人年龄、术后是否接受辅助放化疗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RR=4.208,95%CI=2.168~8.165,P〈0.05)、肿瘤分化程度(RR=0.385,95%CI=0.200~0.744,P〈0.05)以及肿瘤T分期(RR=4.896,95%CI=2.440~9.827,P〈0.05)是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分期是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王素仲蓓谷宁郑庆林周岩冰王东升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预后
- 腹膜腔穿刺术致肝硬化腹水病人巨大腹壁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腹膜腔穿刺术可用于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腹膜腔穿刺术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本文报告腹膜腔穿刺术导致肝硬化腹水病人巨大腹壁血肿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 王素王东升周岩冰焦学龙
- 关键词:肝硬化腹膜腔穿刺术血肿
- 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影响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手术切除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61例,病人均进行随访,生存率计算采用Kap...
- 王素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直肠肿瘤预后
- 机器人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与近期疗效。方法检索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在内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用NOS评分系统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9篇,纳入患者1527例,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RP)组786例(51.5%)、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LP)组741例(48.5%)。分析结果显示:与LP组相比,RP组手术时间长(WMD=36.74,95%CI=7.84~65.64,P=0.01<0.05),RP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少(WMD=-20.92,95%CI=-34.56~-7.28,P=0.003),平均住院时间缩短(WMD=0.85,95%CI=-1.37~-0.33,P=0.001),中转开腹率低(WMD=0.44,95%CI=0.20~0.98,P=0.04)。在淋巴结获取数目、肿瘤距远端切缘距离、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造口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但在淋巴结获取数目、肿瘤距远端切缘距离、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造口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优势。
- 王素孙振青刘小雷苏萌萌王东升种瑞峰
- 关键词:直肠肿瘤机器人腹腔镜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