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肿瘤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胸水
  • 2篇血管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细胞化学
  • 2篇小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细胞
  • 2篇免疫细胞化学
  • 2篇积液
  • 2篇恶性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癌
  • 2篇肺癌胸水
  • 1篇胸水细胞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红十字...

作者

  • 5篇李建华
  • 5篇王秀茹
  • 4篇姜海娇
  • 4篇陈江帆
  • 2篇杜明伟
  • 1篇方长清
  • 1篇方长青
  • 1篇刘吉锋
  • 1篇祝迪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分类与诊断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胸腔积液中的肺非小细胞癌分类与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自动涂片技术方法对筛查出的胸腔积液可疑瘤细胞及瘤细胞标本1158例进行细胞包埋连续切片,分别作肺非小细胞癌(NSCLC)肿瘤细胞标记物CK7、CK5&6、TTF-1、E-ca及恶性间皮瘤标记物MC(Mesothelial Cell,MC)、CR(Calretinin,CR)、P53、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1158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为肺腺癌581例,鳞癌509例,腺鳞癌48例,恶性间皮瘤20例。TTF-1在腺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43%;CK5&6在鳞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7.45%;MC、CR在恶性间皮瘤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00%和95.00%。结论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CK7、CK5&6、TTF-1、E-ca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NSCLC之间的分类与诊断,CK5&6、MC、CR、P53、Vimentin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间皮瘤的定性诊断,值得在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推广应用。
陈江帆杜明伟姜海娇王秀茹李建华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胸腔积液
MOC-31和CD44v6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标志物MOC-31和CD44v6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自动涂片技术方法筛查出查到肿瘤细胞的恶性腹水标本390例以及良性腹水标本10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OC-31和CD44v6的含量和表达情况。结果 ELISA结果显示MOC-31和CD44v6在良性腹水中的含量分别为21±4ng/ml和291±32ng/ml,在恶性腹水中的含量分别为98.1±19.3ng/ml和891±116ng/ml,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MOC-31在恶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250例,良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5例;CD44v6在恶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266例,良性腹水细胞中阳性表达3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OC-31和CD44v6可以做为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陈江帆姜海娇祝迪王秀茹李建华
关键词:CD44V6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细胞化学腹水
血管内皮标记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胸水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探讨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水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blot技术检测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30例增生胸水和20例炎性胸水中CD31、CD34、CD105及VEGF的表达。CD31、CD34、CD105及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和炎性胸水表达(P<0.05)。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CD31、CD34、CD105及VEGF高表达,并且在存在着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结构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发现肿瘤细胞血管样管型的胸腔积液。检测CD31、CD34、CD105及VEGF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杜明伟方长青王秀茹姜海娇陈江帆李建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118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HIF-1α和HIF-1β蛋白的表达以及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血管生成标记物CD34和VEGF的表达情况,其中包括1060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标本以及用于对照的120例肺穿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结果 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中的表达率72.50%(87/120)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表达率17.55%(186/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β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0%(93/120),而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表达率为81.42%(863/1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2%(826/1060)、82.92%(879/1060)。HIF-1α与HIF-1β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093,P=0.002),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4,P=0.001),HIF-1β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缺氧适应性调节有关,HIF-1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陈江帆姜海娇王秀茹方长清李建华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中肺腺癌细胞的EGFR、ERCC1、TYMS、TUBB3和RRM1的表达及分子生物学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EGFR、ERCC1、TYMS、TUBB3和RRM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分子生物学意义,为晚期肺癌患者的联合化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恶性胸腔积液中肺腺癌患者112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EGFR、ERCC1、TYMS、RRM1、TUBB3的表达检测并根据EGFR不同的表达强度来统计ERCC1、TYMS、TUBB3和RRM1表达率的差异。结果在112例恶性胸腔积液中EGFR的阴性表达率为0.9%,弱阳性表达率为15.2%,阳性表达率为40.2%,强阳性表达率为43.7%,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0.2%,TYMS的阳性表达率为41.1%,TUBB3的阳性表达率为75%,RRM1的阳性表达率为83%。在不同EGFR表达强度下,ERCC1、TYMS和TUBB3各蛋白表达率不同且具有差异性。结论根据上述蛋白表达情况的不同,可对临床选择不同化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刘吉锋周美卓王秀茹李建华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腺癌EGFRERCC1TYMSRRM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