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龙飞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海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生境
  • 1篇水库
  • 1篇水生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潘家口
  • 1篇潘家口水库
  • 1篇群落
  • 1篇微生境
  • 1篇连续流动分析
  • 1篇连续流动分析...
  • 1篇硫化物
  • 1篇硫化物测定
  • 1篇精密度

机构

  • 3篇海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海河水...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3篇段龙飞
  • 1篇任重琳
  • 1篇渠晓东
  • 1篇赵建河
  • 1篇彭文启
  • 1篇李志林
  • 1篇刘英英
  • 1篇高峰
  • 1篇吕艳

传媒

  • 2篇海河水利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市河流沉水植物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被引量:18
2018年
城市河流渠道化造成河流水生态系统普遍退化,重建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水生植物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演替影响的科学问题,选择北京清河4个沉水植物修复河段为研究区域,于2012~2013年期间开展河流大型水生植物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动态监测,利用聚类分析、排序分析和方差分析比较水生植物修复区和对照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沉水植物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恢复具有显著效果,但不同叶片形态的沉水植物中底栖动物的密度、物种数、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摄食类群的组间方差不显著,表明采用不同形态植被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和次生演替的生态效应较为一致.大型底栖动物以直接收集者为绝对优势类群,表明沉水植物通过稳定局部微生境的底质和流速条件,为大型底栖动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河流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转化.
渠晓东余杨张敏段龙飞段龙飞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城市河流微生境
SKALAR 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硫化物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水中硫化物分析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6489-1996),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进行酸化蒸馏,操作复杂且用时长,不利于批量化检测。SKALAR 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将硫化物的检测分析过程全自动化,提高了实验分析的效率。对该型号仪器的检出限、检出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检出限小于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精密度合格,准确度处于合理区间,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李志林任重琳段龙飞
关键词:硫化物精密度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潘家口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以潘家口水库潘坝上断面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断面2014年全年的5个重要水污染因子进行评价分析,避免了在水质评价中因单因子评价法经常会遇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概念及单因子评价过高而影响整体水质评价过高的问题,为制定潘家口水库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借鉴。
赵建河高峰刘英英段龙飞吕艳
关键词:水质评价潘家口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