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苏晋 作品数:7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皮瓣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瓣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底板、固定牵拉装置、牵拉部件;两根所述固定带分别铰接固定在底板下方两端中心位置;所述底板为长方体,所述底板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倒T形滑轨,若干所述倒T形滑轨上方均设有可上下伸缩固... 王丹丹 杨苏晋 张鹤达 张倩 侯俊宸 陈秀 张建男性乳腺癌病例报告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7年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约占女性癌症的15%,是45岁以下女性最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发生在男性中的一种特殊且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乳腺癌的1%左右。但是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BC的发病率在以每年1%的概率增加。 鲁英 刘佩 丁佳吉 王丹丹 侯俊宸 陈秀 杨苏晋 周思颖 张薇 丁莉 何蕴藉 李建 唐金海关键词:乳腺癌 病例 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压迫成形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压迫成形康复装置。包括主气囊、内侧气囊、外侧气囊、主气囊管、内侧气囊管、外侧气囊管、主橡胶垫、内侧橡胶垫、外侧橡胶垫、固定带、充气装置;所述内侧气囊和外侧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气囊上下两... 王丹丹 张鹤达 杨苏晋 陈秀 侯俊宸 张倩 张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iRNAs在紫杉醇耐药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年天津市肿瘤医院1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患者的组织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miRNAs的表达。采用Target Scan和mi RDB预测miRNAs下游靶基因。结果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筛选出13个耐药相关的miRNAs,其中与紫杉醇敏感的IMPC相比,miR-744-5p在紫杉类耐药IMPC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了(t=-2.650,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发现,miR-744-5p可能通过调节CPFS4,Upf1和PP2A等靶基因影响紫杉醇耐药。结论 miR-744-5p可能参与调节IMPC的紫杉醇耐药,并可能成为其分子标记物。 王丹丹 陈秀 杨苏晋 付丽 唐金海关键词:MIRNA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紫杉醇 耐药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NSM)在早期乳腺癌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保乳组或者单纯切除组)和NSM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乳房触压感觉、复发率、美观度和满意度。结果NSM组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组更短(P<0.05),术后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乳组乳房NAC和胸部皮肤触觉保留比NSM组更好(P<0.05),但是NSM组总体满意度更高(P<0.05)。3组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与传统的保乳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相比,NSM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有同等的安全疗效和更高的满意度。 王丹丹 张鹤达 杨苏晋 张建关键词: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2019 SABCS乳腺肿瘤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第42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对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新临床热点和争议问题进行了讨论。大会充分展现了乳腺外科未来的“减法”趋势:对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腋窝放疗可能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新的治疗手段;残余肿瘤负荷作为新辅助化疗后的新的疗效评估指标;新辅助化疗患者后续是否可以豁免手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部分乳腺加速放疗替代全乳放疗等。作者对SABCS大会中外科治疗部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杨苏晋 王丹丹 唐金海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 外泌体和环状RNA:神秘的联系 目的:为了总结及阐明现有已知的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尤其是微泡(exosomes)和环状RNA(circRNA)的关系,以及两者在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浸润和转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侯俊宸 祝灵平 张鹤达 周思颖 杨苏晋 何蕴藉 钟山亮 赵建华 唐金海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