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西双版纳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西双版纳鼷鹿种群分布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依文献记载,在西双版纳州设定鼷鹿调查范围,运用访问调查法对74个村民小组进行调查,共有120位受访者提供有效信息。运用Arc GIS 10.5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鼷鹿水平分布范围为勐腊县北纬22.189 752°~21.149 920°,东经100.614 550°~101.776 686°,分别位于勐腊、瑶区、勐伴、易武、勐满、磨憨(尚勇)、关累、勐捧8个乡镇。通过红外相机调查,发现鼷鹿栖息的海拨范围为624~1 099 m,以海拨600~900 m为主,占总栖息范围的83.35%。鼷鹿种群受到的主要威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发展等。提出加强鼷鹿栖息地保护、严肃查处猎杀鼷鹿的行为、做好生境恢复工作等保护策略。
- 杨鸿培宋志勇杨子诚杨正斌李俊松
- 关键词:亚洲象种群数量种群扩散生态走廊
- 西双版纳灰孔雀雉的种群数量现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 宋志勇杨鸿培余东莉杨正斌李俊松赵建伟王利繁
- 关键词:种群
- 西双版纳北白颊长臂猿种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访问调查和野外调查两种方法对曾经分布于西双版纳北白颊长臂猿种群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北白颊长臂猿曾分布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尚勇)、勐满、勐伴、勐腊、瑶区、关累(麻木树)等乡(镇)及管委会区域内,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白颊长臂猿种群分布范围逐年缩小。60年代勐腊县有北白颊长臂猿约615只,80年代约有142只,2000年之后已不足10只,种群密度和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而本次调查中,西双版纳地区没有发现北白颊长臂猿野生种群的分布。致危因素主要有:生境破碎化、猎杀、林下经济的发展等。种群保护及恢复途径有:加强北白颊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及巡护监测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跨境联合保护工作,加强生物廊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开展北白颊长臂猿回归方面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 宋志勇杨鸿培杨正斌余东莉杨子诚
- 关键词:种群分布致危因素
- 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实地调查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共计30属59种,占研究区同海拔段(500~1 220 m)已知野生附生兰科植物种数(228种)的25.9%,其中12种(20.3%)属中国红色名录濒危等级。CCA分析结果显示,7个环境因子对坝区独生古树的附生兰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按照净效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海拔、距居民区距离、年均降雨量、年均温、距天然林块距离、胸径、树高。
- 余东莉杨正斌宋志勇
- 西双版纳野生大香荚兰空间分布预测
- 为了探明西双版纳野生大香荚兰的空间分布趋势,基于17个野外GPS实测分布点和海拔(DEM)、坡向(SLP)、天空开阔度(SVF)、年均气温(bio1)、年降水量(bio2)、最干季降水量(bio7)、植被覆盖度(VFC)...
- 杨正斌余东莉王仕华
- 西双版纳猴科动物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州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猕猴、熊猴、北豚尾猴、短尾猴、菲氏叶猴等5种猴科动物种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猕猴在全州3县市所有乡/镇(街道办)均有分布;熊猴分布于勐养、勐遮、勐混、勐仑等乡镇;北豚尾猴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短尾猴分布于勐海、勐仑等乡镇;菲氏叶猴分布于允景洪、勐养、勐旺、勐遮、勐腊、勐仑等乡镇。运用ArcMap10.2.2软件进行筛选过滤,测算出猴科动物潜在分布面积约为32.02万hm2,分布海拔在480~2200 m,种群规模约在 3470~ 4740 只。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灌木林等7种植被类型均有猴科动物分布。针对猴科动物保护面临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发展导致生境质量下降、被猎杀等威胁,提出加强栖息地保护、关注笼养猴科动物福利、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加强宣传力度等保护建议。
- 宋志勇余东莉杨鸿培杨正斌
- 关键词:资源现状种群分布
- 西双版纳印支灰叶猴种群初步调查
- 2024年
- 为摸清印支灰叶猴在西双版纳的数量及分布情况,采取半结构访谈法对西双版纳州境内分布的印支灰叶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印支灰叶猴分布海拔主要为500~1000 m,所涉及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印支灰叶猴种群数量约182~213只。为保护好该物种,针对现有分布区域提出开展物种栖息地保护、加强基础研究与科普宣教等保护建议。
- 张忠员宋志勇闵绪鹏肖宇杨正斌万正林
- 关键词: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