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作品数:4 被引量:7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被引量:33 2017年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事件—过程,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情境来展现"暴力的语言"向"语言的暴力"演变背后的驱动机制和社会操纵过程,可为下一步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启示和引导。 刘文宇 李珂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污名化 人肉搜索 “青岛大虾事件”微博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与舆情图悦软件,以"青岛大虾事件"微博语篇为例,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研究网络语篇特点以及暴力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微博网民的语言呈现出碎片化与段子化等特点;网民负面情绪所针对的客体主要为事件当事方,此外,对社会的担忧以及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质疑、反对与愤怒等情绪也较为突出;网民通过使用隐喻、文本互文、表情图片与网络流行语,将其情感直接传递给其他网民,从而影响舆论场的整体态度;"标签化"与"污名化"现象在舆论场中较为普遍,网民在类似热点事件讨论中,习惯于以狂欢方式给事件当事群体或个人贴上标签。这种不顾事实给事情定性的标签化现象,呈现出网络暴力倾向。 刘文宇 李珂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隐喻 意识形态 污名化 报刊和微博中老年人身份建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2017年 当今媒体对于老年人的报道立场褒贬不一,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由此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本研究以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为主要方法,融合集体身份建构与话语策略理论,分别从微观话语结构、中观话语策略以及宏观社会语境来研究老年人身份建构。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分析探讨老年人社会身份在我国主流报刊与微博中的话语建构差异。研究发现:(1)报刊与微博文本生产者皆通过构建不同类型心智模型突出针对老年群体的极化意识形态;(2)针对老年人议题,报刊和微博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和报道框架构建"老年人"身份。报刊中多用"积极参与"、"奉献服务"、"宝刀未老"等正面视角化叙事框架策略;而微博则主要选取"晚年拮据"、"为老不尊"、"以怨报德"负面视角化叙事框架与述谓策略操纵话语,塑造"老年人"身份;(3)与报刊相比,微博多元化的话语特点塑造了更加多样化的"老年人"身份;(4)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各类媒介传达的消极刻板印象是影响老年人身份概念化建构过程的两个最突出社会因素。 刘文宇 李珂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身份建构 话语结构 话语策略 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5 2016年 为深入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演变、研究热点与前沿,借助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对最近国外22年(1994.5-2015.7)的相关载文、关键词、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批评性话语分析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日益发展成为一门超学科;(2)语料库建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分析软件的开发为批评话语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使得整体与局部分析相得益彰,定性与定量相辅相成,促进了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和综合性;(4)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热点研究对象是政治话语。 刘文宇 李珂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 政治 意识形态 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