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城镇化
  • 2篇地级
  • 2篇地级及以上城...
  • 2篇收敛性
  • 2篇收敛性分析
  • 2篇城市化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新型城市化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势度
  • 1篇中国流动人口
  • 1篇中国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现代...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中国人口老龄...
  • 1篇中国省域
  • 1篇中国资源
  • 1篇中国资源型城...

机构

  • 1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周鹏
  • 8篇白永平
  • 4篇武荣伟
  • 3篇马卫
  • 2篇张蕊
  • 2篇李祥云
  • 1篇刘海猛
  • 1篇王录仓
  • 1篇张钦
  • 1篇周亮
  • 1篇左京平
  • 1篇冯海红
  • 1篇汪凡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与空间计量收敛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基于熵值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31省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重心转移和ESDA探讨其空间偏移和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向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同时,空间差异呈收敛态势;(2)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划分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心轨迹整体上向西南方向偏移;(3)Moran's I值显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计量模型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收敛情况,在对条件收敛存在的检验中发现不同因变量在不同区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财政支农和交通区位对收敛的促进最显著。
周鹏白永平武荣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Β收敛
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以2002—2012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测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运用ESDA-GIS、趋势面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水平一般且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不同类型的城市差异明显;(2)2002—2012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冷、热点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热点区和冷点区范围缩小,可持续发展效率两极分化趋势减弱;(3)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与可持续发展效率显著负相关;产业结构呈对可持续发展效率具负向影响,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政府规制、就业结构和科教水平对可持续发展效率具正向影响。
周鹏白永平马卫武荣伟张蕊左乃先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影响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甘宁27个城市为例被引量:22
2015年
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和城市化系统共选取30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两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2年4个时段陕甘宁27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偏低,远远滞后于城市化,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大多处于拮抗阶段且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波动特征,但自2006年起呈良性发展态势并保持螺旋上升;耦合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为先相似属性集聚分布后随机分布的特征,由不均衡发展状态逐渐转变为良性发展状态的趋势。
左乃先白永平左京平周鹏张蕊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陕甘宁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的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变被引量:16
2017年
实现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SDAGIS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08、2013年全国3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进行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水平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平衡,以中度协调为主,高协调区集聚在三大城市群及部分省会城市。从2003到2013年,协调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方边境区与东部沿海区有汇合趋势。(2)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水平协调度存在显著空间集聚,高-高类型主要聚集在三大城市群,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及东北边缘地带。(3)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区域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社会消费水平对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比起到阻碍的作用,而交通和投资影响并不显著。
乔富伟白永平周鹏李祥云汪凡
关键词:城镇化协调度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动对城镇化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GIS分析中国地级层面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和地域类型,并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衡量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入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以"胡焕庸线"为界,其东南半壁持续增加,西北半壁基本没变;2)从2000到2010年流出人口由"多核心"变为"双核心",高流出区与高流入区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整体成互补关系,低流出区与低流入区在"胡焕庸线"西北半壁基本一致;3)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和净流出型活跃区,西北半壁为非活跃区;4)空间Durbin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均对城镇化溢出效应为正,其中,流入人口的影响大于流出人口,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资源禀赋对城镇化的影响最大,投资、消费和工业化对城镇化同样有正向促进作用。
白永平周鹏武荣伟周亮张钦
关键词:人口流动城镇化
中国流动人口的城镇化效应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根据―推-拉”理论,引起人口流动的作用力分别来自原住地推力与流入地拉力,其分别对城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增长...
周鹏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镇化效应
中国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与驱动机理——基于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被引量:2
2016年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与驱动机理研究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中国30个省域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与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在国家尺度上探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演变格局特征与转移规律,定量地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仍然是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核心聚集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22004—2014年,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特征显著,空间呈现东部—中部—西部趋势,由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不发达地区,由集中到分散转移态势;3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外向度、创新能力拉动,产业结构和要素成本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李祥云白永平周鹏乔富伟张尚琦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
高中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以张掖市部分中学为例
学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和主体,高中生更是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和历史的使命,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繁重的学业压力,高中生的身心负担在逐渐加重。因此,他们能否在如此复...
周鹏
关键词:高中生体质状况心理健康
文献传递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测度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客观评价甘肃省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有利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2年甘肃省87个县域进行评价,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受地形的影响,甘肃县域交通优势度呈现出"核心—外围"模式,核心区以兰州为主向外围逐渐递减。2县域交通优势度差异显著,其中陇中地区的交通优势度最高,并且交通优势度受交通线路的影响较大。3县域经济潜能空间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研究期间,各县域经济潜能值有很大的提高,但"核心—边缘"模式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变化。4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显示交通优势度与经济潜能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空间上呈现出由中部向西北、东南2个方向递减。据此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规避区域交通劣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周鹏白永平马卫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
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马卫白永平张雍华周鹏牛宗斌冯海红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熵值法户籍制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