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休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患者
  • 1篇胸部
  • 1篇胸闷
  • 1篇胸闷症状
  • 1篇休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遗传疾病
  • 1篇诊治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体外循环
  • 1篇通透性
  • 1篇突变
  • 1篇屏障通透性
  • 1篇七氟醚
  • 1篇情绪激动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周莉
  • 2篇蒋毅
  • 2篇吕洁萍
  • 2篇刘志宏
  • 2篇郝倩
  • 1篇李爱民
  • 1篇田首元
  • 1篇聂丽霞
  • 1篇王晓盼
  • 1篇李剑虹
  • 1篇王云华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肌震颤及肌痛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及术后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5-2015-09行MECT患者9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DEX组、低剂量DEX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高剂量DEX组和低剂量DEX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匀速泵注DEX 0.6μg/kg和0.2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0 ml)。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注射琥珀胆碱后的肌震颤程度、电击后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0.5 h(T1)、2 h(T2)、6 h(T3)肌痛情况。结果三组电击后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震颤程度比较中,高剂量DEX组和低剂量DEX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且高剂量DEX组比低剂量DEX组程度减轻(P〈0.05)。术后肌痛程度比较,T1时三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高剂量DEX组VAS评分低于低剂量DEX组,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剂量DEX组和对照组中,T2、T3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T1时(P〈0.05);在高剂量DEX组中,T1、T2、T3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以减轻MECT中因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和术后肌痛程度,且0.6μg/kg较0.2μg/kg效果更为明显。
周莉王晓盼王云华李剑虹郝倩吕洁萍
关键词:肌震颤肌痛
肺泡屏障通透性增加在ARDS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呼吸衰竭,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气道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低氧血症,主要由肺积水引起,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呼吸支持及药物治疗等在治疗ARDS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肺泡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可能为ARDS疾病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减轻肺泡屏障通透性可能为治疗的重要方法。随着呼吸衰竭患者的快速发展与死亡率升高,对其诊治及预防均提出了新的挑战。肺泡屏障通透性增加在ARD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一方面及有关肺泡屏障通透性增加在ARDS中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莉李爱民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一例
2023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性咳嗽咳痰30余年,加重半个月”于2021年3月18日入院。患者自幼间断性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咳黄色黏痰,不易咳出。偶有快走时出现胸闷、气促。自行口服或静点消炎药后症状可缓解,未正规治疗。冬季上述症状明显。2013年1月患者出现咳嗽加重,咳黄绿痰,咳嗽时伴前胸部针刺样疼痛,以劳累、情绪激动后加重,伴鼻塞,偶有胸闷症状,无发热、心慌、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就诊于我院.
刘绕星刘志宏周莉蒋毅
关键词:胸闷症状消炎药咳嗽咳痰情绪激动
七氟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吸入七氟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七氟醚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升主动脉后继续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升主动脉前15 min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预充,开放升主动脉后持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对照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他处理同七氟醚组.时点界定为:T0(麻醉后切皮前)、T1(体外循环开始前即刻)、T2(体外循环停机即刻)、T3(停机后2 h)、T4(停机后6 h)、T5(停机后24 h).分别在T0、T2、T3、T5抽取桡动脉血测定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在T1、T2时点分别抽取肺动脉、肺静脉血进行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二者差值.分别在T0、T2、T3、T4、T5时间点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静态顺应性(Cst).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TNF-α、IL-8、sICAM-1浓度在T2、T3、T5时点较本组T0均明显升高(P〈0.05).七氟醚组TNF-α、IL-8、sICAM-1水平在T2、T3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组内比较:两组T2时点肺动脉、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差值均较本组T1时点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七氟醚组T2时点肺动脉、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P(A-a)O2在T2、T3、T4、T5时点较本组T0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OI在T2、T3、T4、T5时点较本组T0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Cst在T2、T3、T4时点较本组T0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在T2、T3、T4时点七氟醚组P(A-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T2、T3、T4时点七氟醚组OI、Cst明显高于对照
吕洁萍田首元聂丽霞郝倩周莉
关键词:体外循环七氟醚炎性反应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临床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PC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通常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染色体连锁方式遗传^([1]),表现为运动纤毛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其中黏膜纤毛清除受损是导致多器官疾病发展的原因。这种罕见的疾病影响1万~2万人中的1人,由至少50个基因突变引起^([2])。在某些特定民族中由于近亲结婚,患病率更高^([3])。我国因病例数较少,目前尚无流行病学。
刘绕星蒋毅张慧君周莉刘志宏
关键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结婚遗传疾病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