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对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58例)、中危组(68例)和高危组(54例)3组。每组内再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低危组分别为29例,中危组分别为34例,高危组分别为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穴位按摩。在干预前、干预7 d、干预30 d及干预90 d测量各组患者ABI与PWV的数值。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干预前、干预7 d、干预30 d及干预90 d时ABI、PWV在低危、中危、高危组中,处理与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均P>0.05,说明时间和处理无交互作用,即时间因素(1 d、7 d、30 d、90 d)不随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而不同;在低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高危组中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时间点(1 d、7 d、30 d、90 d)两组主效应是有区别的;在低危组中处理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危组、高危组中主效应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表明,实验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在干预7 d、干预30 d时ABI较对照组高,而PWV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在干预前及干预90 d时两组患者PWV、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的血运情况,提升ABI、降低PWV。
- 黄春雨谢幸尔耿桂灵王美兰钱湘云丁磊周果李刚吴建明
- 关键词:冠心病穴位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对稳定性心绞痛的干预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的长期干预,对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生活质量和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180例患者随机按就诊先后顺序,以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非药物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次,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次,1次/d;硝酸甘油片,0.5 mg/次,舌下含服,必要时使用。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舌下含服;和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进行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血瘀证评分;记录硝酸甘油的停减率,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12个月内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为74.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221,P<0.05);观察组心电图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4.715,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2.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19.096,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AQ量表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疾病认识程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高于对照组(χ~2=4.357,P<0.05);观察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78%(χ~2=5.17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的中医综合措施长期防治SAP血瘀证患者,能减少心绞痛发生、减少硝酸甘油使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缺血事件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 黄春雨周果李刚吴建明徐雪梅崔红艳季燕华耿桂灵
-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复方丹参滴丸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缺血事件
- 论针刺运动对肩袖损伤患者肌腱粘连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观察针刺运动疗法对肩袖损伤患者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60例接受针灸治疗的肩部损伤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每组30例。我们在一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在另一组接受针刺运动疗法。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使用肌骨超声评估了他们的肌腱粘连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经过比较,可以发现,采用全身性针刺运动的组织比采用局部针刺的组织更具有效率 ,而且在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均较治疗前好转(P<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均有改善(P<0.05),针刺运动组优于局部针刺组(P<0.05);肌腱粘连程度改善情况针刺运动组优于局部针刺组(P<0.05)。结论 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显著缓解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并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肩关节功能,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可以明显减轻肌腱粘连,增加肌腱滑动度。
- 杨志勇管海涛王婷婷偶晨吴建明
- 关键词:针刺肩袖损伤
- 针药结合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观察和超声评价
- 2023年
- 主要研究针刺与独活寄生性汤对加减治肩袖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在治疗前后病人肩肌骨超声的改变。方法 门诊将九十例胸袖外伤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取传统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疗法(对照组)、单纯针刺疗法(单针组)、消炎镇痛药疗法(中药组)。治疗4周后,对比三组有效率、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肌骨超声等。结果 实验组疗效(百分之九十三点三三)较单针组(百分之八十6时六七)、中药组(百分之六十三点三三)好(P<0.05);三组治疗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均有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另外两组(P<0.05);腱鞘内积液吸收情况,实验组优于单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血供恢复情况,实验组和单针组无显著差异(P>0.05),均优于药物组(P<0.05);三组治疗前后肩峰下滑囊厚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性汤加减对肩袖伤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肩部活动能力,修复受伤的筋力供氧,提高筋膜鞘中的宫腔积水吸收,但对滑囊增厚作用尚不明显。
- 杨志勇管海涛王婷婷偶晨吴建明
- 关键词:针刺独活寄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