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宁海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致密砂岩
  • 6篇致密砂岩气
  • 6篇砂岩
  • 5篇气田
  • 4篇苏里格
  • 4篇苏里格气田
  • 4篇气藏
  • 3篇致密砂岩气藏
  • 3篇砂岩气藏
  • 3篇储量
  • 2篇储层
  • 2篇储量分类
  • 1篇低渗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盐岩
  • 1篇致密
  • 1篇中二叠统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7篇付宁海
  • 4篇郭智
  • 4篇甯波
  • 3篇程立华
  • 3篇孟德伟
  • 2篇唐海发
  • 2篇刘群明
  • 2篇郭建林
  • 2篇王国亭
  • 1篇贾爱林
  • 1篇闫海军
  • 1篇位云生
  • 1篇李俊键
  • 1篇吕志凯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精细调整技术被引量:19
2018年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与采收率问题,开展开发中后期精细调整是改善其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开发早期的变化,梳理了开发中后期在剩余储量描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井网适应性评价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对策,提出了以开发中后期精细气藏描述、储量动用程度评价和井网井距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开发中后期精细调整的技术思路及流程。以C气田为例,采用该技术方法进行了气田中后期的开发调整,解决了剩余储量的有效动用问题,整体提升了气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付宁海唐海发刘群明
关键词:低渗储量动用程度
靖边气田低效储量评价与可动用性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靖边气田是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藏,目前处于开发中期,保持气田稳产是靖边气田面临的核心问题,而低效储量是靖边气田储量接替的重要领域。在低效储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靖边气田低效储量分布分为3种类型:低效储量与优质储量垂向叠加型;低效储量与优质储量侧向连通型;低效储量孤立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孤立型低效储量规模小,垂向叠加型和侧向连通型低效储量是靖边气田储量接替的重要类型。针对垂向叠加型和侧向连通型低效储量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效储量可动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低效储层渗透率、低效储层布井方式(井距)、低效储层气井配产是影响低效储量动用程度的最主要因素。
贾爱林付宁海程立华郭建林闫海军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靖边气田
致密砂岩气田储量分类及井网加密调整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储层规模小,非均质性强,600m×800m主体开发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低,采收率仅为30%。以苏14区块为研究区,通过密井网精细解剖、干扰试井分析明确储层发育频率及规模,结合地质和动态分析,将气田储量分成5...
郭智程立华甯波王国亭孟德伟付宁海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苏里格气田
文献传递
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被引量:1
2024年
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精确表征。研究结果显示:致密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其次为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隙;高压压汞、CO_(2)吸附、N_(2)吸附以及渗吸-核磁等实验结果均反映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多尺度联合法表征的致密砂岩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介孔次之,大孔最少;微孔的大量分布为比表面积做出主要贡献,介孔、大孔贡献较少,孔容主要由微孔、介孔贡献,大孔贡献较少;核磁共振计算的孔径分布比例与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在介孔、大孔阶段具有较好一致性,在微孔阶段,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大于核磁共振法,表明微孔为气藏的主要气体储集空间,而介孔和大孔为气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多尺度联合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方面更具特色。
甯波任大忠王虎张瀚澎郭建林付宁海李俊键李天李启晖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核磁共振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水平井差异化部署新方法被引量:10
2022年
苏里格气田是国内致密砂岩气田的典型代表,由于储层物性差,有效砂体规模小、非均质性强,现有的水平井布井方法难以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统一多学科多尺度数据,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果。为此,以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辫状河体系带对沉积微相展布和有效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分辫状河体系叠置带、过渡带形成了水平井地质目标的优选标准,进而提出了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的差异化部署水平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有效砂体厚度薄、规模小,在空间高度分散,预测难度大;②叠置带储层规模大,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应侧重于储层厚度、储量集中程度等整体性评价,整体式部署水平井;③过渡带沉积水动力弱,储层连续性相对局限,应在优选富集区的基础上,侧重于隔夹层描述、相邻直井生产动态分析等局部“甜点”评价后再部署水平井;④可将该区水平井分为4种类型,其中Ⅰ、Ⅱ类井主要位于叠置带,Ⅲ、Ⅳ类主要位于过渡带,4类井的合理配产分别为大于5×10^(4)m^(3)/d、(4~5)×10^(4)m^(3)/d、(3~4)×10^(4)m^(3)/d、小于3×10^(4)m^(3)/d。结论认为:①根据“多层约束、分级相控”建模方法形成了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据此部署的水平井其有效砂体钻遇率由60%提高到70%以上,能够实现水平井差异化部署;②气井开发早期应先根据地质及动态参数快速进行气井分类评价,继而按照不同井类型进行配产,以便合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气井开发效果和最终采收率。
郭智位云生孟德伟韩博密甯波付宁海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三维地质建模
辫状河致密砂岩气藏阻流带构型研究——以苏里格气田中二叠统盒8段致密砂岩气藏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传统的阻流带构型研究通过分析剩余油与隔夹层的空间组合关系来指导剩余油的挖潜,而对于流动性明显好于油藏的气藏中阻流带构型的研究则较少。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辫状河流相储层为例,在储层构型层次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以野外露头剖面和大量实钻水平井解剖为基础,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和气藏工程验证,研究致密气阻流带存在的依据、构型级次、成因类型及规模参数,建立阻流带构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苏里格气田辫状河复合有效砂体内存在泥岩或细粒沉积阻流带,并且阻流带是导致直井与水平井动态特征差异、直井泄气半径与实测有效砂体长度不吻合的主要原因;(2)大型辫状河阻流带可划分为河道复合体间(一级)、心滩单砂体间(二级)、心滩单砂体内(三级)共3个构型级次,其中二级阻流带包含河道间泥、泛滥平原泥、致密砂3种成因类型,三级阻流带包含落淤层及坝上沟道2种成因类型;(3)阻流带的几何形态、规模尺度、视厚度等参数差异较大,该气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8段气藏水平井平均1 000 m水平段可钻遇各类型阻流带5~7个,单个视厚度介于10~200m;(4)阻流带叠置样式可划分为孤立型、侧向叠置型、堆积垂叠型和切割垂叠型等4种构型模型;(5)较之于直井,运用该研究成果,在苏里格气田通过水平井钻穿阻流带可提高天然气储量动用程度13.02%,并建议1 000 m水平段合理压裂段数介于6~8段。
刘群明唐海发吕志凯王泽龙付宁海郭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田储量分类及井网加密调整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储层规模小,非均质性强,600m×800m主体开发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低,采收率仅为30%。以苏14区块为研究区,通过密井网精细解剖、干扰试井分析明确储层发育频率及规模,结合地质和动态分析,将气田储量分成5...
郭智程立华甯波王国亭孟德伟付宁海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苏里格气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