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滚齿
  • 4篇滚切
  • 3篇齿轮
  • 2篇切削热
  • 2篇机床
  • 2篇干式
  • 2篇齿轮滚切
  • 2篇传热
  • 2篇全过程
  • 1篇动态模型
  • 1篇性能分析
  • 1篇艺术陶瓷
  • 1篇圆柱
  • 1篇载荷
  • 1篇载荷分布
  • 1篇生命周期
  • 1篇陶瓷
  • 1篇齐次坐标
  • 1篇齐次坐标变换
  • 1篇切削力

机构

  • 8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机床(集...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陈永鹏
  • 7篇曹华军
  • 4篇杨潇
  • 2篇张成龙
  • 2篇周力
  • 1篇陶雪飞
  • 1篇刘飞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圆柱齿轮滚切多刃断续切削空间成形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滚切加工作为当前圆柱齿轮制造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具有高效但成形过程复杂的特点。基于展成原理,由规则分布在滚刀基本蜗杆螺旋面上的一系列切削刃相继从圆柱齿坯上切除材料,最终包络形成渐开线齿面。研究其成形原理可以为提升该工艺性能提供有效指导。针对齿轮滚切工艺过程多刃切削成形特征,建立圆柱齿轮滚切的空间成形模型。基于滚刀几何结构参数的理论约束关系,建立滚刀切削刃序列的参数方程;根据滚刀和工件的几何参数以及切削参数确定滚切过程中滚刀与工件的空间位置和运动关系,并基于空间运动学方法推导求得滚刀刀刃序列形成的空间成形曲面参数模型;采用离散数值方法获得滚切过程中的切屑几何形态及切屑厚度,并根据切屑几何计算各刀刃去除材料时的瞬时主切削力。该模型可以为滚切工艺参数优化、滚刀几何设计等研究提供支撑。
陈永鹏曹华军李先广陈鹏
关键词:齿轮滚切切削力
基于生命周期的艺术陶瓷网络化协同开发模式及支持平台
2011年
鉴于当前我国陶瓷产业所面临的市场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及可持续发展等挑战,针对艺术陶瓷领域传统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网络化协同开发模式的概念,介绍了协同开发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艺术陶瓷产品开发的特点,建立了艺术陶瓷网络化协同开发流程和艺术陶瓷网络化协同开发平台体系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实施艺术陶瓷网络化协同开发的支撑系统、关键技术及最终目标,开发了艺术陶瓷协同开发支持平台;最后根据具体案例对该支持平台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陶雪飞曹华军陈永鹏刘飞
关键词:艺术陶瓷网络化制造
高速干切滚齿机床热变形误差模型及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切削油在齿轮滚切工艺中的大量使用,是造成齿轮加工车间环境污染和工人职业健康危害的主要源头。绿色高效的高速干式滚切工艺消除了切削油的使用,是齿轮绿色成形加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缺少切削油的冷却,干式滚切工艺将导致更为严重的机床热变形,影响齿轮加工精度。以某新型结构的高速干切滚齿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原理研究高速干切滚齿机床的热变形误差建模方法,根据机床结构特点及部件运动关系建立热变形误差模型,推导出热变形误差计算公式,建立机床部件热变形误差对整机热变形误差的影响关系。设计并进行高速干切滚齿机热变形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应用验证。
陈永鹏曹华军李先广陈鹏黄强
关键词:热变形误差补偿齐次坐标变换
机床加工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递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经典切削热研究主要考虑了切削区热量的发生机理及其在切屑、工件、刀具之间的分配。综合考虑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刀具、冷却介质以及机床加工空间的传递规律,提出了机床加工系统切削热三阶段传递的新思路。从热传递框图模型及热传递计算模型2个层面,分别建立了切削接触界面热传递动态模型、切削区域热传递动态模型、机床加工空间热传递动态模型。最后通过现有文献试验数据对比对所建模型的置信度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建立将为切削热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刀具寿命和机床加工系统温度场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杨潇曹华军陈永鹏张成龙
关键词:切削热动态模型
高速干切滚齿多刃断续切削空间成形模型及其基础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绿色制造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新型制造工艺及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成为提升我国绿色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齿轮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基础零部件,滚切工艺是其齿部成形的主要工艺,材料去除量大,切削油消耗大,导致车间环境...
陈永鹏
关键词:齿轮滚切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滚刀切削刃载荷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齿轮绿色制造工艺,但干切条件下刀具容易磨损,特别是滚切工艺材料去除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切削刃的载荷分布不均,刀具局部磨损严重,影响该工艺的经济性。面向齿轮滚切工艺的材料去除过程,提出了基于三维切屑的切削刃载荷计算方法,根据不同切屑几何获得相应单刃切削载荷分布状态及批量加工中切削刃的平均载荷分布状态。通过仿真计算和滚切试验案例,对比分析了切削刃载荷分布与切削刃实际磨损的关系,发现侧刃和顶刃过度圆弧处切削载荷最大,切削刃磨损也最严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该方法分析了滚切进给方向和进给量对切削刃载荷分布的影响,其结论对于生产实践中控制刀具磨损具有指导意义。
陈永鹏曹华军杨潇
关键词:载荷分布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递模型被引量:9
2015年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消除了切削油/液的使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齿轮制造工艺。切削热伴随着高速干切滚齿工艺全过程且区别于传统湿式滚切工艺,是造成干切滚刀磨损和机床热变形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制造成本和加工精度。根据干切滚刀周期性断续传热特性,综合考虑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干切滚刀、冷却介质以及滚齿机床加工空间的传递规律,提出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的发生与传递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研究思想,从关系模型和热传递方程两个层面建立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热模型,包括切削接触界面热传递、切削区域热传递和机床加工空间热传递三个阶段的模型,然后基于工艺仿真试验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揭示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的切削热在工件、干切滚刀、切屑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杨潇曹华军陈永鹏张成龙周力
关键词:切削热
基于Deform3D的齿轮高速干式滚切过程模型及性能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齿轮高速干式滚切工艺取消了切削油/液的使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齿轮制造工艺,其成形过程分析是提升该滚齿工艺性能的有效途径。基于金属切削工艺仿真软件Deform3D建立了齿轮高速干式滚切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了齿轮高速干式滚切材料去除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获得了不同参数条件下齿轮高速干式滚切过程中切屑的变形规律,以及切削力与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分析并确定了影响滚切性能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为齿轮高速干式滚切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周力曹华军陈永鹏杨潇
关键词:仿真性能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