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青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理种群
  • 1篇亚洲玉米螟
  • 1篇玉米
  • 1篇玉米螟
  • 1篇滞育
  • 1篇滞育诱导
  • 1篇种群
  • 1篇温度
  • 1篇光周期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王振营
  • 1篇张洪刚
  • 1篇何康来
  • 1篇郭建青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 其滞育特性与种群利用适生境的最大化和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季节性因素如光周期和温度对其滞育的诱导作用可为预测种群发生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在HPS500型和HPG-320H型自动控制环境气候箱中, 测定了RH 80%下温度20℃, 27℃和30℃与11个光周期组合对吉林农安(NA)、 河北衡水(HS)、 广东惠州(HZ)和海南海口(HK)等4个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光周期、 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起主导作用。在20℃条件下, 其光周期反应曲线属典型的长日照反应型, 临界光周期随种群分布的地理纬度降低而缩短, 4个地理种群NA, HS, HZ和HK的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4 h 3 min, 13 h 59 min, 13 h 32 min和13 h 7 min, 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是日昼长12 h。另一方面, 随种群分布纬度升高, 其对光周期诱导滞育的敏感性降低。温度为27℃时, 其光周期反应曲线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 各种群有两个临界光周期, 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2 h 50 min和13 h 32 min, 11 h 35 min和13 h 8 min, 12 h 58 min和13 h 1 min, 以及11 h 50 min和12 h 26 min, 且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范围的滞育率明显低于20℃。一定温度范围内(20℃~27℃), 随温度升高, 临界光周期缩短; 温度达到30℃时则滞育显著被抑制, 滞育率仅为4.3%或更低。这些结果说明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的光周期诱导具有很强的补偿作用。因此, 在自然界亚洲玉米螟的滞育属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长日照反应型昆虫, 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北移而增长; 种群滞育的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特性可能是产生局部世代种群的重要内因。
郭建青张洪刚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滞育光周期温度滞育诱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