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艳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延川南区块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单井产量控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煤体结构是煤层气井单井产量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实例为依托,从煤体结构入手,采用煤层气地质学、测井和岩体力学理论,根据煤体结构测井响应,将2号煤层划分为原生结构+碎裂结构(Ⅰ类+Ⅱ类)与碎粒结构+糜棱结构(Ⅲ类+Ⅳ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在影响煤层气单井产量的几个重点环节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原生结构煤、碎裂结构煤具有高渗透性、较高的抗伤害能力,有利于连续排采,对煤层气井产量影响较大。
- 刘常青邓玉胜吴英赵景辉路艳霞
- 关键词:煤体结构储层伤害
- 贵州西部织金区块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开发序列被引量:6
- 2018年
- 贵州西部地区二叠系含煤层系广泛发育,但单层薄、层数多,多煤层分布导致煤层气藏多层叠置,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煤层气井的生产潜力、提高煤层气田的开发效益,明确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的开发序列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该区织金区块为例,根据煤层间距和岩性组合,将煤层划分为上、中、下3个煤组,分析了煤层的含气性、煤体结构和煤层顶底板封闭性,结合煤层探井试采结果,确定了该区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的开发序列。结论认为:(1)地层岩性变化与煤层纵向分布限制了该区单层煤层气的开发;(2)下煤组作为优先开发层系;(3)采用整体开发,直井和定向井结合,逐层压裂的思路,首先动用下煤组4层(23号、27号、30号、32号煤层)煤层气资源,而将中、上煤组作为后备接替层系。
- 高小康马军路艳霞熊斌
- 关键词:多煤层煤层气煤体结构试采
- 贵州织金区块多煤层煤层气开发序列研究
- 贵州西部贵州西部上二叠世受三角洲—潮坪体系控制,海平面变化影响,煤层发育分布广、但单层薄、层数多。地层岩性变化与煤层纵向分布一定程度限制煤层气开发。以煤层厚度稳定、层间距和泥岩隔层较小划分上、中、下三个煤组。煤组间对比储...
- 高小康马军路艳霞熊斌
- 关键词:多煤层煤层气
- 延川南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延川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系的主要分布区,本文通过研究延川南地区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因素,认为延川南地区煤层层数多、主力煤层厚度大、储层含气量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构造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是中高煤阶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并通过与已获得较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效果的大宁-吉县和韩城地区的对比,认为延川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
- 路艳霞张飞燕吴英季璐刘长青田璐柳超超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煤储层
- 织金区块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织金区块以发育宽缓、稳定含煤向斜为特征,煤体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煤为主;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晚二叠世的聚煤中心。本文在织金区块煤层含气量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区煤层气富集规律,为以后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 熊斌马军刘晓路艳霞
- 关键词:煤层气
- 延川南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延川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系的主要分布区,通过研究延川南地区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因素,认为延川南地区煤层层数多、主力煤层厚度大、储层含气量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构造简单,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是中高煤阶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并通过与已获得较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效果的大宁—吉县和韩城地区的对比,认为延川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
- 路艳霞张飞燕吴英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煤储层
- 织金区块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的紧缺,煤层气资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能源结构的比重越来越重。依据织金区块的探井资料、煤田勘察资料,从构造、储层发育特征、物性、含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块具有:构造平缓,相对变形弱;煤层埋深浅、累计厚度大;煤体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煤为主;煤岩主要为低中灰—中灰煤;储层物性较好;含气量普遍高,吸附性能好等特点,推断该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 熊斌刘晓马军路艳霞
-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潜力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