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玉武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代码
  • 2篇克隆代码
  • 1篇软件漏洞
  • 1篇稳定性
  • 1篇漏洞
  • 1篇聚类
  • 1篇惠特尼
  • 1篇SVN
  • 1篇层次聚类

机构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篇刘东升
  • 2篇翟晔
  • 2篇赵玉武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bugs的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估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价方法少且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含bugs的代码文件修改频度为标准的评价克隆代码稳定性的方法。首先从软件版本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bugs的修复日志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从bugs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bugs的详细描述信息,并利用bug的ID号和修复日志中bug的ID号进行关联提取含bugs的代码文件;然后通过克隆检测工具检测获取软件系统中的克隆代码,并与含bugs的代码文件路径进行关联,提取出含bugs的克隆与非克隆代码;最后利用SVN diff工具统计含bugs的克隆代码和非克隆代码的修改频度,并对克隆代码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五款不同语言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克隆代码修改频度较非克隆代码更少,且引起的bugs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同时表明此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克隆代码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赵玉武翟晔刘东升
关键词:克隆代码稳定性SVN
基于软件漏洞的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克隆代码与非克隆代码产生"漏洞"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漏洞"对不同类型克隆和非克隆代码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提取软件系统中具有漏洞的代码,并使用克隆检测工具检测出软件的克隆代码;其次分别提取能够产生"漏洞"的克隆和非克隆代码,并分别计算不同克隆类型和非克隆的BOC漏洞密度和LOC漏洞密度;最后对type-1、pure type-2、pure-type3的克隆和非克隆漏洞密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代码中产生的"漏洞"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使用曼—惠特尼检验(WMM)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type-1类型的克隆更容易产生"漏洞",pure type-3类型的克隆引入漏洞的几率相对较小。研究还得出在克隆和非克隆代码中分别存在出现频率较高的"漏洞"集合,增加了对克隆特性的理解,帮助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减少代码克隆对软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赵玉武刘东升翟晔
关键词:克隆代码漏洞软件漏洞层次聚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