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越 作品数:7 被引量:24 H指数:4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利川市楠木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典型选样法,在湖北省利川市天然楠木群落设置了8个20 m×30 m的样地进行调查,记录样方内的物种及其株高、胸径、数量,对楠木种群内的物种组成、群落内植物属的区系分布特征、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利川楠木群落具有四大特点:1)物种组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338种,隶属于117科261属,物种多样性较高;2)群落属稳定型群落,具备天然更新能力;3)楠木群落是以楠木为优势种群构成的单优群落;4)群落生境较适宜,群落资源十分珍稀。 于鹏宇 徐振东 费越 肖波关键词:楠木 物种组成 植物区系 群落特征 生活型 矮壮素对小叶楠抗寒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矮壮素(chlormequat chloride,CCC)溶液对小叶楠幼苗叶片组织生理的影响,探究CCC对小叶楠幼苗的抗寒机制,为人工抚育小叶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叶楠(Phoebe microphylla)幼苗为材料,采取室内控温系统模拟低温胁迫条件,研究CCC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小叶楠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SP)、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影响。【结果】低温条件下喷施CCC可使小叶楠幼苗叶片中SP含量增加,喷施50 mg·L^(-1) CCC时,SP含量最高;在0℃和-2.5℃条件下,喷施100 mg·L^(-1) CCC可有效降低MDA含量;喷施50 mg·L^(-1) CCC使小叶楠叶片REC值降低;在-2.5℃时,喷施100 mg·L^(-1) CCC溶液的小叶楠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最强。【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各抗寒指标,喷施100 mg·L^(-1) CCC溶液时隶属函数评价最高,说明CCC能有效提高小叶楠的抗寒能力。 费越 白志波 牛学舫 胡蝶 刘刚关键词:矮壮素 丙二醛 可溶性蛋白 保护酶系统 竹山县官渡镇楠木类植物种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在竹山县官渡镇百里河村有较为集中的楠木类植物分布,在该地设置样地,采用植物种群野外调查方法研究楠木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天然宜昌润楠和白楠种群内个体为群集分布,且分布密度大;其中宜昌润楠处于三级立木的植株最多,占总量的42%,幼苗也较多,占总量33%,呈增长型;白楠虽缺失幼苗,但是处于三级立木的植株丰富,占总量的83%,呈稳定型。 李文杰 邓丹 费越 杨朝东关键词:种群 结构特征 湖北利川天然楠木种群及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楠木(Phoebe zhennan)种质资源,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湖北利川楠木群落进行了调查,记录了目的物种的分布状况、资源数量、生境条件等,分析了其群落特征以及不同因子对该楠木群落的影响,揭示了楠木群落与生存环境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2个调查样地中,沙溪乡的楠木数量多于毛坝镇,楠木种群结构更完整,发展潜力更好;总体来说,海拔、坡位对楠木种群个体数量影响较大,对胸径和高度影响较小,坡度对其影响较大,15°的坡度是楠木分布最为理想的坡度。样地群落是以楠木为优势树种的楠木林群落,也有少量润楠、宜昌润楠等。 李金玲 孙兵 费越 周明芹 周存宇关键词:生境 种群 群落特征 长阳县楠木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10 2017年 楠木类植物包括樟科(Lauraceae)的润楠属(Machilus)和楠属(Phoebe)植物及一些近缘种。自然分布的楠木群落正在逐步减少,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楠木资源,本研究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对长阳县境内3个乡镇(高家堰、贺家坪和龙舟坪)的楠木群落进行初步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群落特征,分析该地楠木(楠属和润楠属)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特征、各生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野外调查发现5种没有记载过的楠木植物:湘楠(P.hunanensis)、白楠(P.neurantha)、华润楠(M.chinensis)、小果润楠(M.microcarpa)以及润楠(M.nanmu),初步确认是在长阳县内的首次记录。同时,调查发现该地阴坡、海拔640~698m以及坡地上部更适宜楠木植物生长。 袁婵璐 费越 周明芹 李文杰 胡蝶关键词:楠木 种群 群落 5种楠属植物叶形态与高光谱特征比较 被引量:6 2017年 以白楠、闽楠、浙江楠、紫楠和桢楠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为材料,对其形态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比较;运用高光谱技术,对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进行光谱的采集和提取,用逐步判别法筛选出特征波段,结合Fisher线性判别方法,构建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白楠、浙江楠和紫楠存在明显差异,较容易区分,闽楠和桢楠形态较为相似,仅凭借叶片形状、大小、叶片表皮毛附着情况很难区分,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加以甄别。5种楠属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波段主要集中在300~1 100nm;在波长530~580 nm会出现一个反射波峰,反射波峰值的大小顺序为白楠>闽楠>桢楠>浙江楠>紫楠。判别分析模型能够将这5种楠属植物较为准确的区分开来,为快速进行楠属植物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法。 涂铭 李玮婷 费越 朱伟 涂洁 胡蝶关键词:叶形态 光谱特征 5种楠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及其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 2018年 以白楠、紫楠、桢楠、浙江楠、闽楠5种楠属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外观形态特征和表皮细胞结构,分别测定其叶面积、滞尘液的p H值和EC值及重金属元素Fe、Cu、Pb、Cr、Cd含量等指标,综合评定5种楠属植物滞尘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上表面均无毛,下表面有短柔毛或长柔毛;其叶片表皮细胞大小不一,白楠最大,桢楠最小;叶片面积紫楠最大,桢楠最小; p H值紫楠最大,闽楠最小; EC值桢楠最大,紫楠最小;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判定其滞尘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桢楠>浙江楠>白楠>紫楠>闽楠。 黄承石 张银 费越 胡蝶关键词:叶片 细胞结构 滞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