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莲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形变
  • 1篇地震
  • 1篇断裂带
  • 1篇形变场
  • 1篇震后
  • 1篇同震形变
  • 1篇裂带
  • 1篇流变学
  • 1篇龙门山
  • 1篇龙门山断裂
  • 1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滑动分布反演
  • 1篇海地地震
  • 1篇INSAR
  • 1篇M
  • 1篇MW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2篇薛莲
  • 1篇孙建宝
  • 1篇沈正康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08年汶川MW 7.9地震GPS震后形变场监测与龙门山断裂带震后滑移及其邻域流变学响应研究
08年汶川Mw7.9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在震区布设了30多个GPS连续观测点以监测地震的震后形变.结合其他单位在震区及邻域布设的约30个GPS台站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震后形变场的初步时空演化图像。本...
王敏曾跃华王康王凡郝明薛莲王庆良沈正康万永革陶玮王阎昭孙建宝张培震廖华Roland Burgmann
关键词:形变场
2010年1月12日海地M_W7.0地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同震滑动分布反演被引量:6
2011年
2010年1月12日GMT时间21时53分,在海地境内(72.57°W,18.44°N)发生了MW7.0地震。文中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方法获得了覆盖整个震区的高精度形变观测资料,用以研究该地震的发震机理。采用ALOS PALSAR数据,分析了轨道、大气等误差源对干涉信号的影响,最终获得了雷达视线向(LOS)的同震形变场。基于误差矫正后的InSAR同震数据,反演得到了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及断层面上的同震滑移分布。结果显示断层为N倾37°,小于USGS给出的断层倾角70°。为了测试断层倾角的最佳估计,另外建立了倾角为70°的平面断层模型,以及一种铲形断层模型。通过将不同模型预测的InSAR干涉图和InSAR同震观测数据对比,认为倾角为37°的断层模型更为合理。断层同震滑动主要分布在4~16km深度范围内,最大同震滑移量达2.8m,深度为7.2km。滑动主要表现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2种方式,显示了此次地震非常复杂的运动特点。据此模型得到该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5.64×1019Nm,对应矩震级为MW7.1。
薛莲孙建宝沈正康
关键词:海地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