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哲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解毒
  • 3篇解毒汤
  • 3篇黄连
  • 3篇黄连解毒
  • 3篇黄连解毒汤
  • 2篇药动学
  • 2篇抗脑缺血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体内药动学
  • 1篇缺血大鼠
  • 1篇系统模拟
  • 1篇小檗
  • 1篇小檗碱
  • 1篇模型大鼠
  • 1篇脑缺血大鼠

机构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王文哲
  • 2篇潘林梅
  • 2篇周静
  • 1篇郭立玮
  • 1篇朱华旭
  • 1篇潘永兰
  • 1篇邱碧菡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系统模拟的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的整合PK-PD研究
中药复方的组(组分种类与数量)方(含拆方组合)配伍可对中药化学成分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产生明显的作用,并与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值得研究。而方(含拆方组合)组成(组分种类与数量)、主要药物动力学特征量与药效动力学特征量等...
王文哲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系统模拟抗脑缺血
文献传递
黄连解毒汤的组合树脂精制物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uanglian Jiedu Tang active fraction,HLJDTAF)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方法:采用电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建立脑缺血模型(MCAO),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LJDTAF)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建立整合药动学模型。比较单一成分的药动学参数与整合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假手术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C max分别为(17.95±3.18)mg·L-1·h,(1.37±0.51)mg·L-1,平均驻留时间(MRT)(0-t),t1/2z分别为(11.19±0.59)h,(68.28±44.56)h;模型组AUC(0-t),C max分别为(18.65±1.00)mg·L-1·h,(1.61±0.12)mg·L-1,MRT(0-t);t1/2z分别为(9.61±0.39)h,(15.04±3.73)h。可知,相对于假手术组,模型组AUC(0-t),C max较高,MRT(0-t),t1/2z较小。说明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吸收较好,达峰浓度更高;同时代谢加快,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结论: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LJDTAF)的整合药动学特征与单个成分的药动学特征基本一致。所获参数能够最大程度上表征中药复方多效应成分整体的体内处置规律,为建立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王文哲邱碧菡周静潘林梅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
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及其他成分模拟组合在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基于黄连解毒汤原方比例的4种不同模拟组合中主成分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过程。方法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小檗碱(247.4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各组分别于ig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0、12、24、48、72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绘制药-时曲线,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根据统计矩参数,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檗碱的吸收顺序均为小檗碱+栀子苷组>小檗碱+栀子苷+黄芩苷组>小檗碱组>小檗碱+黄芩苷组。结论针对脑缺血模型,黄连解毒汤中的栀子苷可促进小檗碱的吸收,黄芩苷则对小檗碱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三者组合给药后栀子苷可以降低黄芩苷对小檗碱吸收的抑制作用。
王文哲周静郭立玮朱华旭潘林梅潘永兰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小檗碱脑缺血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