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祖丞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泥炭
  • 1篇冻融
  • 1篇冻融循环
  • 1篇有机碳
  • 1篇沼泽
  • 1篇沼泽土
  • 1篇沼泽土壤
  • 1篇水解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泥炭地
  • 1篇泥炭土
  • 1篇泥炭沼泽
  • 1篇资源管理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温度敏感性
  • 1篇磷脂脂肪酸
  • 1篇矿化速率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质量技...

作者

  • 3篇汪祖丞
  • 2篇徐志伟
  • 2篇王升忠
  • 1篇王忠强
  • 1篇孟宪民
  • 1篇郭彤
  • 1篇袁露露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标准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冻融循环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冻融作用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碳氮循环过程。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0—15 cm和15—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冻融交替模拟实验。实验设置两个冻融幅度(-10—10℃和-5—5℃)。经过0/1/3/5/7/15次冻融循环后,分别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法测定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磷脂脂肪酸含量,并与未进行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01)。15次冻融交替作用后,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两种冻融模式下,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冻融作用显著改变了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值(-5—5℃,0—15 cm土壤除外),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5—5℃冻融作用下,各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幅大于-10—10℃,土壤MBC的变化则与其相反,在-10—10℃变化幅度更大。两种冻融幅度下MBC与大部分微生物群落在15—30 cm土壤的变幅更大,这说明冻融作用对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冻融次数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各类型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与MB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D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冻结作用促进了微生物的死亡,为融化期微生物生存提供更多碳源与营养物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期间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降低,可能会降低泥炭沼泽土壤碳汇能力。
孙嘉鸿郭彤董彦民王升忠王升忠徐志伟
关键词:冻融循环泥炭沼泽磷脂脂肪酸
中国泥炭资源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泥炭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利用价值。构建泥炭标准化体系对于推进我国泥炭资源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泥炭资源管理和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泥炭标准化发展,提出了我国泥炭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框架。
袁露露吕德利王忠强汪祖丞孟宪民王升忠
关键词:泥炭
北方泥炭地泥炭土矿化速率、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北方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也是全球变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然而,由于泥炭地表层和亚表层泥炭土碳排放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过程及机制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泥炭地碳排放的认识仍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于2019年8月在大兴安岭满归泥炭地采集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5~30 cm)泥炭土进行室内增温模拟有氧培养,测定其矿化速率、有机质性质和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表层泥炭土矿化速率在5、15、25℃下培养时((142.8±66.9)~(545.3±30.6)、(575.0±62.1)~(1843.0±547.4)、(888.4±123.9)~(3646.7±167.9)μg·g^(-1)·d^(-1))均高于亚表层((113.0±41.5)~(367.1±64.1)、(357.4±52.3)~(1122.1±218.8)、(697.1±38.1)~(2336.4±150.6)μg·g^(-1)·d^(-1)),但表层和亚表层矿化作用的温度敏感性不具有显著差异;培养过程中,表层与亚表层泥炭土β-1,4-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但β-1,4-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相似;表层和亚表层泥炭土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比(C/N)及纤维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有机质组成方面,亚表层泥炭土中芳香族的惰性有机质含量较多,而表层泥炭土中多糖类的活性有机质含量较高,且芳香族化合物与泥炭土矿化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本研究认为全球变暖对表层和亚表层泥炭土矿化作用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见的NAG、BG和AP酶并不是引起亚表层泥炭土矿化速率较慢的原因,而亚表层泥炭土中含有更多的惰性有机质可能是导致亚表层泥炭土矿化速率较低的主要因素.
赵烨彤汪祖丞汪祖丞徐志伟
关键词:泥炭矿化速率温度敏感性水解酶泥炭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