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忠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切除
  • 9篇细胞癌
  • 9篇肝细胞
  • 8篇肝切除
  • 8篇肝细胞癌
  • 6篇预后
  • 6篇切除术
  • 6篇肿瘤
  • 5篇肝切除术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粒细胞
  • 2篇胆管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炎症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器官

机构

  • 22篇清华大学
  • 5篇青海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22篇杨世忠
  • 11篇董家鸿
  • 8篇冯晓彬
  • 2篇张雷
  • 2篇于飞
  • 2篇黄鑫
  • 1篇杨世忠
  • 1篇郑用熙
  • 1篇刘炎锋
  • 1篇项灿宏
  • 1篇尹洪芳
  • 1篇杨江辉
  • 1篇张琳
  • 1篇李隆弟
  • 1篇梁斌
  • 1篇王良
  • 1篇蔡守旺
  • 1篇束斌
  • 1篇王鹏飞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199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温磷光(RTP)技术及其标记物开发
室温磷光与原有的低温磷光相比,具有不需液氮设备、操作简便易行、易实现自动化和易与TLC、HPLC等实现联用等诸多优点。发光标记在生物、临床医学、环境中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RTP标记的应用不仅能保持发光分析原有的高灵敏度,...
李隆弟郑用熙杨世忠
关键词:室温磷光RTP标记物
文献传递
术前加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加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P-NLR)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部分切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界值,术前和术后高NLR分别赋值为1,低NLR分别赋值为0。术前NLR+术后NLR=0/1/2,将术前NLR+术后NLR=0/1归于同一组,术前NLR+术后NLR=2归于一组。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对不同PP-NLR水平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发现,术前和术后的NLR在PP-NLR=2组高于PP-NLR=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PP-NLR(HR=3.495,95%CI:1.054~11.589,P<0.05)和分化程度(HR=3.995,95%CI:1.050~15.198,P<0.05)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而单独的术前NLR和术后NLR不是影响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PP-NLR(HR=4.733,95%CI: 1.320~16.966,P<0.05)和分化程度(HR=6.310,95%CI: 1.456~27.344,P<0.05)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P-NLR考虑到了术前、术后整个治疗周期的全身免疫状态,相较于单纯的术前和术后NLR预测预后更为全面、效能更高。
吴美龙杨世忠董家鸿
关键词:肝切除术预后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与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5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NLR水平与癌栓(P=0.009)有密切关系。单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P=0.037)、癌栓(P=0.010)、高NLR(P=0.016)是影响肝部分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高NLR(P=0.023)、癌栓(P=0.014)是影响肝部分切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可能是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良好指标,可作为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指标。相比于其他截值,NLR≥2.81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截值。当甲胎蛋白不高时NLR可作为一项提供预后信息的替代指标。由于目前的分期系统中尚无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指标,可以考虑将NLR纳入新的分期系统。
吴美龙杨世忠董家鸿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部分切除术
钇-90精准介入内放疗治疗右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ttrium-90 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90)Y-SIRT)对右肝恶性肿瘤的肿瘤控制及诱导肝左叶代偿性增生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90)Y-SIRT治疗的134例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9例患者,通过CT或MRI检查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肝脏体积、肿瘤体积、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和相对于治疗前的FLR增生百分比,分析^(90)Y-SIRT治疗后外科手术切除率及肿瘤病灶病理坏死率。结果29例患者中肝细胞癌22例、胆管细胞癌2例和结直肠癌肝转移5例患者接受了右半肝的^(90)Y-SIRT治疗。29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缩小了149.2mL(P=0.124)及228.2mL(P=0.012);右肝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缩小了197.4mL(P=0.026)及318.6mL(P=0.001);左肝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增大了64.9mL(P=0.261)和144.7mL(P=0.023);FLR百分比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6.6%(P=0.018)和13.4%(P<0.001)。术后3个月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肿瘤的客观缓解率为79.3%,疾病控制率为93.1%。结论肝右叶恶性肿瘤行^(90)Y-SIRT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诱导左肝代偿性增生;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及肿瘤病灶的病理坏死率。
廖勇张琳黄鑫梁子威梁斌杨世忠张田田张雅绯贾波冯晓彬
一种临床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管路固定装置。该临床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绑带以及设置在所述绑带上的管路固定机构,所述管路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管路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管路凹槽上的多个管路固定组...
吴美龙董家鸿冯晓彬杨世忠
文献传递
微血管侵犯和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微血管侵犯(MVI)和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手术后早期复发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08年7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资料。共入组246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38例,年龄(53.8±9.6)岁。246例患者依据是否合并MVI分为伴MVI组(n=83)和对照组(n=163,无MVI)。比较两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术前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校正前后无复发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伴MVI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甲胎蛋白>200μg/L比例和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进行逆概率加权校正后得到的虚拟样本量为247例(伴MVI组82例,对照组165例)。解剖性肝切除患者(n=107)术后早期复发风险低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患者(n=13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R=1.60,95%CI:1.06~2.42,P=0.020),但总体生存情况相近(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R=1.66,95%CI:0.80~3.42,P=0.200)。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校正前,伴MVI组无复发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低于对照组。经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校正后,伴MVI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R=2.62,95%CI:1.61~4.27,P<0.001)。MVI组和对照组术后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R=2.09,95%CI:0.89~4.93,P=0.050)。结论MVI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相关,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率低于非解剖性肝切除。
师恒鑫刘炎锋沈乃营张毅张小弟王奔蔡守旺杨世忠
关键词:预后解剖性肝切除
论围肝门外科被引量:11
2019年
围肝门区域胆管与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在精准外科理念指导下,基于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为特征的技术支撑,依照脉管优先、控制出血和把握极限点的基本原则,开展围肝门外科新术式,推动围肝门外科加快发展。
董家鸿杨世忠冯晓彬
关键词:肝切除术
6-磺酰氯香豆素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
杨世忠
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最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干细胞特征获得、侵袭、转移及耐药性至关重要。本文从肝炎病毒、肝纤维化对微环境的贡献,以及微环境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等方面对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美龙杨世忠于飞董家鸿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和热点被引量:2
2023年
肝细胞癌的主要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而术后高复发率是影响患者预后改善的主要瓶颈。新辅助治疗在减少术前肿瘤负荷、控制微小转移、提高根治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和延长生存等方面有巨大潜在优势,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正在成为目前肝癌临床研究领域的前沿。本文对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讨论了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的热点问题,以期为深入掌握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提供帮助。
任秋洋李淑文杨世忠
关键词: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肝切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