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根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变换器
  • 3篇牙周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电子
  • 2篇电力电子变换
  • 2篇电力电子变换...
  • 2篇电路
  • 2篇电路拓扑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牙周炎
  • 2篇拓扑
  • 2篇模态
  • 2篇开关
  • 2篇开关元件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第一恒磨牙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7篇西北民族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2篇易根云
  • 6篇黄慧敏
  • 6篇张小凤
  • 5篇李志强
  • 5篇周建业
  • 4篇张波
  • 4篇丘东元
  • 2篇余占海
  • 2篇马瑞
  • 2篇施文
  • 2篇李爽
  • 1篇陈莉娅
  • 1篇何祥一
  • 1篇包广洁
  • 1篇王学梅
  • 1篇孟晓雪
  • 1篇王静

传媒

  • 5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电气电子教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k变换器潜在电路现象的特性
Cuk变换器作为DC-DC变换器的基本拓扑之一,研究发现,Cuk变换器不仅存在众所周知的CCM工作方式,还存在几种DICM潜在电路工作方式。本文对Cuk变换器的潜在电路工作方式的发生条件进行计算,并分析潜在电路现象发生时...
易根云张波丘东元
关键词:CUK变换器
文献传递
基于伏秒平衡原理的Buck-Boost变换器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针对现有"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对Buck-Boost变换器的分析不完整等问题,本文基于伏秒平衡原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了全面分析,推导出变换器全范围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电流连续模式(CCM)和断续模式(DCM)的临界工作条件以及电路各参数对电流纹波和电压纹波的影响等。本文一方面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另一方面有助于DC-DC变换器分析方法的统一,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意义。
王学梅易根云丘东元张波
关键词:BUCK-BOOST变换器电流连续模式电流断续模式
一种获取电力电子变换器潜在电路现象的网孔组合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电力电子变换器潜在电路现象的网孔组合法,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路拓扑视为由若干个独立网孔组成,网孔间进行组合运算,得到变换器中所有的子电路,根据电路基本原理和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剔除无效子电路,剩下...
张波丘东元易根云
文献传递
牙周健康状况和民族因素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探寻牙周健康状况和民族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牙周炎患者(5名汉族和7名裕固族)和10名健康者(5名汉族和5名裕固族)的唾液,提取细菌总DNA,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UniFrac距离总变化中,牙周因素在未加权分析中有差异(P=0.02),民族因素在加权分析中有差异(P=0.03),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加权和未加权分析中均有差异(P<0.05)。结论:牙周健康状况及民族因素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均有影响作用,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但牙周健康状况是引起细菌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马瑞施文易根云张小凤黄慧敏周建业余占海李志强
关键词:民族牙周健康状况微生物组成
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防龋追踪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在局部使用氟保护漆后的防龋效果,为我国落后地区制定学龄儿童龋病预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临夏市6~7岁学龄儿童1 684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22名)及对照组(862名)。观察组在第一恒磨牙局部涂氟,两组均接受常规群体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并进行2年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患龋率、龋均、干预前已萌第一恒磨牙新增龋面均、实验干预后新萌第一恒磨牙龋面均及龋病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6~7岁学龄儿童局部使用氟保护漆联合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是较好的群体防龋方法。
易根云周建业张菊梅张小凤黄慧敏吴生荣李志强何祥一
关键词:氟保护漆第一恒磨牙龋病学龄儿童
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牙周炎已成为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全球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和在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的血栓。牙周炎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作用定植在冠状动脉;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引起全身炎症状态、脂质异常和凝血状态;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分别形成生物性炎症、化学性炎症、免疫性炎症,最终形成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形成冠心病。本文旨在对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联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爽易根云李志强周建业
关键词:牙周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细胞因子
一种获取电力电子变换器潜在电路现象的网孔组合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电力电子变换器潜在电路现象的网孔组合法,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路拓扑视为由若干个独立网孔组成,网孔间进行组合运算,得到变换器中所有的子电路,根据电路基本原理和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剔除无效子电路,剩下...
张波丘东元易根云
文献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测序及与枯草芽孢杆菌168和XF-1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2018年
目的: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三代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TLO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并与B.subtilis168及XF-1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TLO3全基因组由1条环状染色体和质粒组成;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TLO3在细胞复制、重组和修复等过程的基因数量明显高于XF-1和168,抗菌基因簇与XF-1相似。结论:枯草芽孢杆菌TLO3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能更好地适应口腔复杂环境。
张小凤黄慧敏易根云吴生荣周建业李志强包广洁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家族比较基因组
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枯草芽孢杆菌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龋病危害着人类健康,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我们前期的研究从口腔中分离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其能抑制S.mutans的生长,但尚未明确其抑菌作用的组分。【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分析B. subtilis zh78抑制S. mutans生长可能的小分子代谢物,以评估其在龋病防治研究及应用中的前景。【方法】取B. subtilis zh78经生长0 h、7 h、12 h、5 d时的菌液,利用牛津杯法将冷甲醇萃取后的代谢物对S. mutans进行抑菌实验;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对代谢物进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OPLS-DA)和皮尔森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analysis)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B.subtiliszh78生长5d时的代谢产物对S.mutans具有明显抑菌作用,其代谢物中木糖醇、氨基酸类及有机酸类等36种物质与其对S.mutans的抑制作用显著相关。【结论】B. subtilis zh78可能产生木糖醇、氨基酸类及有机酸类等可能促进B. subtilis zh78抑制S. mutans生长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防龋应用研究前景。
黄慧敏张小凤易根云吴生荣周建业李志强王静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代谢组学抑菌性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的定量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GF-β各亚型(TGF-β1、TGF-β2、TGF-β3)的表达差异,探讨三者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中度牙周炎组(n=9)、重度牙周炎组(n=18)和健康对照组(n=19),基于Lumninex 200多重分析仪对其血清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中TGF-β1浓度(41053.26±8318.65)ng/L及TGF-β3浓度(2454.58±552.73)ng/L含量水平均高于中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2112.22±7153.87)ng/L,P<0.01;(1991.11±532.22)ng/L,P<0.05)和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30652.89±8245.31)ng/L,P<0.01;(1829.17±483.68)ng/L,P<0.01);TGF-β1和TGF-β3分别与CAL、PD、BOP、PLI呈明显负相关;TGF-β1与TGF-β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中浓度较高的TGF-β1可能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TGF-β3不仅对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可能与TGF-β1存在协同作用。
李爽孟晓雪周建业易根云黄慧敏张小凤李志强余占海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血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