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帆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葡萄
  • 4篇灰葡萄孢
  • 3篇蛋白
  • 3篇玉米
  • 2篇致病力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胁迫
  • 2篇家族
  • 2篇家族基因
  • 1篇蛋白激酶
  • 1篇亚基
  • 1篇亚基基因
  • 1篇氧化胁迫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植株
  • 1篇生物胁迫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8篇董金皋
  • 8篇邢继红
  • 8篇周帆
  • 4篇刘鹏飞
  • 3篇藏金萍
  • 3篇白华
  • 2篇王敏
  • 2篇姜婷婷
  • 1篇瓮巧云
  • 1篇时翠平
  • 1篇张靖
  • 1篇张强
  • 1篇张晓燕
  • 1篇王敏
  • 1篇黄聪聪
  • 1篇刘媛媛
  • 1篇李玉琦
  • 1篇郑旭
  • 1篇赵亚婷

传媒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玉米BTB家族基因的鉴定与表达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BTB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发育、保守结构域、组织特异性以及在玉米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发现玉米70个BTB家族蛋白除AC206223.3外均含有保守的BTB结构域,可分为11个亚家族。玉米BTB家族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性,在高温、低温、紫外、高盐和干旱胁迫下以及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BTB-TAZ亚家族基因在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处理后表达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BTB家族基因在玉米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阐明玉米BTB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刘鹏飞张康李玉琦周帆白华藏金萍曹宏哲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灰葡萄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功能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植物病原真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有性生殖、细胞壁完整、菌丝侵染、致病力、胁迫响应等过程,灰葡萄孢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胁迫响应,但MAPK信号途径基因在灰葡萄孢中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该信号途径对灰葡萄孢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明确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bmp3在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氧化胁迫响应过程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MAPK信号途径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NAi技术构建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RNAi突变体,并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致病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灰葡萄孢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其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减慢,分生孢子产量明显降低;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不能产生分生孢子。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番茄果实的表面均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而且不能穿透玻璃纸。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在含甲萘醌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和甲萘醌的培养基受抑制的程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灰葡萄孢bmp1基因正调控病菌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和穿透能力,参与调控病菌对氧化胁迫的响应;灰葡萄孢bmp3基因正调控病菌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穿透能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响应。
袁雪梅王敏张强白华周帆刘鹏飞张康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生长发育致病力氧化胁迫
拟南芥AtSEC14基因反义RNA植株的获得及抗病性检测
2016年
为确定拟南芥抗灰霉病相关基因AtSEC14的功能,本试验构建了AtSEC14基因的反义RNA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其转化拟南芥野生型Col-0中;利用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获得了阳性转基因植株。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在转基因株系中未检测到AtSEC14基因的表达,说明该基因反义RNA载体的转入能特异影响AtSEC14基因的表达,表明试验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是AtSEC14基因的反义RNA转基因植株。对所获得的反义RNA转基因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发现反义RNA转基因植株对灰葡萄孢的敏感性增强,表明AtSEC14基因在拟南芥抗灰葡萄孢过程中起正调控的作用。
瓮巧云黄聪聪赵亚婷姜婷婷周帆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拟南芥灰葡萄孢反义RNA
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明确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菌核的形成以及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分生孢子产量较野生型明显降低;突变体在寄主植物上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且丧失穿透能力。结果表明,灰葡萄孢bcg2和bcg3基因正调控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产量、致病力和穿透能力。
袁雪梅王敏赵晓辉周帆刘鹏飞张康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生长发育致病力
转录因子ZmMYB153与TPL/TPRs蛋白的互作研究
2020年
转录因子MYB44通过EAR基序与TPL/TPRs蛋白直接互作,参与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其同源蛋白ZmMYB153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技术,对ZmMYB153与TPL/TPRs(TOPLESS/TOPLESS-related proteins)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共同转化ZmMYB153与TPR2组合(AD-ZmMYB153+BD-TPR2、BD-ZmMYB153+AD-TPR2)的酵母菌落在-Leu/-Trp、-Leu/-Trp/-His和-Leu/-Trp/-His+3-AT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而其他组合以及阴性对照组合的酵母菌落均不能在-Leu/-Trp/-His+3-AT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表明ZmMYB153与TPR2蛋白在酵母细胞中能够直接互作;与阳性对照相比,共转化EAR基序突变的ZmMYB153-mEAR与TPR2组合(AD-ZmMYB153-mEAR+BD-TPR2、BD-ZmMYB153-mEAR+AD-TPR2)的酵母不能在-Leu/-Trp/-His+3-AT培养基上生长,表明EAR基序是ZmMYB153与TPR2蛋白在酵母中互作的关键位点。研究结果为阐明ZmMYB153在玉米生长发育和抵抗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白华曹宏哲刘鹏飞周帆藏金萍董金皋张康邢继红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玉米组蛋白编码基因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鉴定玉米基因组中组蛋白编码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基因组中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系统性鉴定和分析,利用同源性分析鉴定玉米组蛋白编码基因,利用保守结构域分析对组蛋白进行结构域鉴定,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对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表达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存在16个H2A,13个H2B,12个H3,9个H4和4个H1;对蛋白结构分析时发现玉米组蛋白保守结构域的数量和序列在同一亚族中高度保守,并且在不同物种中也非常保守;对玉米组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进行分析,发现玉米组蛋白编码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数据分析,发现组蛋白编码基因在不同胁迫下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全基因组层面对玉米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系统性鉴定和分析,明确了玉米中组蛋白的编码基因,揭示了组蛋白编码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阐明其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宇馨李永国张玮煜朱倩洁周帆邢继红张康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组蛋白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灰葡萄孢BcKMO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
2017年
为构建灰葡萄孢犬尿氨酸单加氧酶(Bc KM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高效表达,获得纯化的Bc KMO蛋白。以灰葡萄孢野生型BC22为试材,通过反转录PCR扩增Bc KMO基因,回收Bc KMO基因片段克隆到p MD19-T载体中,测序正确后,酶切p MD19-T-Bc KMO和带有GST标签蛋白的p GEX4T-1质粒,将目的片段进行连接,构建Bc KM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Bc KMO-GST。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好的原核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成功表达了与GST标签蛋白融合的Bc KMO蛋白,大小约71 k Da。SDS-PAGE分析表明,该蛋白在0.2 mmol/L IPTG诱导12 h时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发现目的蛋白能与GST特异性抗体起特异性反应,表明Bc KMO基因的体外诱导表达成功。
王敏刘媛媛周帆姜婷婷郑旭张靖时翠平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原核表达纯化PCR
玉米BPC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与表达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BASIC PENTACYSTEINE(BPC)基因家族是植物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玉米BPC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玉米BPC家族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分析、保守结构域分析、组织表达特性分析以及在玉米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分析。结果发现,玉米的4个BPC家族基因均含有保守的GAGA结合结构域,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性,在热、冷、盐、UV和干旱胁迫下呈现不同的表达规律。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玉米BPC家族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后表达水平,发现4个BPC家族基因在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后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BPC家族基因在玉米生长发育以及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玉米BPC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周帆米淑玲张晓燕藏金萍张康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