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银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工作面飞矸致灾机理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飞矸是大倾角煤层一类特殊衍生灾害,严重危害工作面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探讨其致灾机理对建立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防护体系至关重要。在工作面飞矸灾害实测基础上开展实验室模拟,选取冲击能和能量恢复系数表征损伤,借助高清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记录并获取冲击能;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不同工况下冲击能的演化特性;对冲击能和能量恢复系数拟合并根据曲线走势,以设备(人员)吸能量为控制对象,吸能量陡增点和极值点为界建立飞矸损伤风险判别模型,依据模型划分飞矸损伤的等级。基于以上探讨了飞矸致灾的机理,结果表明:飞矸致灾是在碰撞途径和方式耦合作用下冲击能和能量恢复系数达到相应致灾等级,致灾过程为自由落体、飞溅、滚动和滑动等状态下冲击能累积,满足走向运移、高度、碰撞方位后与设备接触,冲击能转化为设备弹性能和构件间振动阻尼,造成构件的形变量大于其极限形变量时发生损坏,数值仿真手段验证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中能量恢复系数取值的合理性。
- 伍永平胡博胜王红伟解盘石刘明刘明银
-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
- 煤矿井底煤仓壁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对煤矿井底煤仓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全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设计阶段确定合理的井底煤仓壁结构,施工阶段加强施工质量,运营阶段加强颗粒质量管控,并结合防堵增滑装备的研制及应用等综合技术手段,以加强井底煤仓壁稳定性,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
- 刘明银
- 关键词:井底煤仓稳定性控制内衬材料
- 煤层气分布赋存主控地质因素与富集模式解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富,为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对煤层气分布赋存的主控地质因素展开研究,再对煤层气的富集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温兆翠刘明银
- 关键词:煤层气
- 大断面硐室围岩加固支护技术及实践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东周窑煤矿西胶带大巷机头硐室断面大、支护困难的工程实际,基于围岩控制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提出了大断面硐室围岩加固支护技术方案,明确了硐室支护形式及技术参数,并对支护效果进行了监测及工程实践,成功运用于山西省千万吨矿井东周窑煤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外双层锚杆+锚索网(双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可以有效控制大断面硐室的围岩变形,保证了硐室的稳定性,现场运行5年来,支护效果满意,可供类似硐室支护借鉴。
- 刘明银温兆翠
- 关键词:岩层控制硐室支护
- 井底煤仓内仓壁变形破坏机理与稳定性控制研究
- 2025年
- 井底煤仓是煤矿运输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负责井下煤炭的贮存与转运,一旦发生变形与失稳将直接制约整个矿井的生产。在装煤、卸煤过程中,煤仓内壁受动压(散体块煤流动与冲击)、静压(满仓、空仓)反复作用,容易出现疲劳损伤,且内壁在频繁的加载、卸载工况下发生的微破裂监测难度大,导致微裂纹演化成为大裂隙,甚至产生大变形垮落失稳。因此,开展煤仓内仓壁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控制研究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工业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井底煤仓损伤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井底煤仓内仓壁受载、变形及破坏机理,提出稳定性控制对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井底煤仓内仓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内仓壁自身强度及材料特性、围岩性质和仓内散体贮料内部承载结构及工作状态。划分了五种仓壁破坏类型,分别为剪切破坏、拉伸破坏、拉剪组合破坏、冲击破坏和长期磨损破坏。(2)给出内仓壁的变形规律和仓内的散体承载结构。建立井底煤仓内仓壁结构力学模型,基于厚壁圆筒埋设在无限大弹性体等相关理论,给出不同工作状态下仓壁及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表达式。揭示仓内的散体颗粒存在“三维锥壳”承载结构。该结构的形成和失稳是仓壁产生卸载超压的根本原因,不同的结拱位置对仓壁应力–应变分布有影响,结拱位置越高,相应的仓壁的应力越低,随着结拱位置的升高,相应的仓壁应变也逐渐减小。给出仓内散体颗粒流动规律分区,在纵向可划分为“三区”(结构下方自然流动区、结构上覆压实区和顶部整体流动区)、在水平方向可划分为“两圈”(中心部畅流圈和仓壁侧的缓流圈)。(3)揭示内仓壁变形破坏机理。在散体贮料装、卸煤(矸)过程中,仓壁
- 刘明银
- 关键词:采矿工程井底煤仓稳定性
- 可调角度的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架,包括外部结构架和内部架,外部结构架两端设有角度确定板,角度确定板上设有调角度轨道;内部架前后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导向滑轮,后端导向滑轮与外部结构架活动铰接,前端导向滑轮与调...
- 伍永平武会杰胡博胜刘明银高凯
- 文献传递
- 井底煤仓修复设计及工程实践被引量:14
- 2017年
- 井底煤仓是矿井煤炭运输关键环节之一,其修复治理难度大。在分析了干河煤矿井底煤仓破损垮塌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修复设计方案,即以"锚索网+内套双层钢筋混凝土仓壁复合支护"为主,壁后垮塌空间混凝土充填,对铝质泥岩段岩层特殊处理。研究了新旧仓壁及围岩各关键点位连接形式,明确了施工步骤,并给出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可保障施工人员、设备安全,改善仓壁受力状态,修复后井底煤仓稳定耐用,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 刘明银伍永平
- 关键词:井底煤仓巷道围岩岩层控制锚索
- 煤矿井底煤仓内散体颗粒三维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煤矿中井底煤仓装卸煤过程实际上为仓内散体物料对仓壁力学作用过程,其侧压力出现原因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确定合理的仓壁径向压力是研究的关键。以直立筒状井底煤仓为例,通过简化井底煤仓建立了仓内贮料卸载过程中散体颗粒形成的三维立体承载结构力学模型,从散体力学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PFC^(3D)数值模拟实验及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模拟了井底煤仓卸料过程。结果表明:仓壁承受的侧压力主要是仓内煤矸散体颗粒在流动过程中相互挤压形成类似“三维锥壳”承载结构引起的。随着井底煤仓卸煤,仓内散体贮料不断放出,该结构不断形成和失稳,导致“三维锥壳”结构的支承点作用于仓壁形成动载,并随时间推移呈现卸载超压现象。散体颗粒对仓壁作用力与内部所形成的承载结构及上部荷载有关,结构稳定性受仓内散体贮料颗粒的粒径影响最大,内摩擦角及黏聚力次之,与现场工程实际及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伍永平刘明银解盘石解盘石
- 关键词:井底煤仓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 煤矿井底煤仓装卸煤过程中的微振特性研究
- 2021年
- 井底煤仓为煤矿生产系统中的咽喉工程,其破坏及稳定性影响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由于井底煤仓的工作过程实际上为上部煤流对仓内已成煤堆的冲击作用,放煤过程为仓内散体下部放空后,是上部处于某一承载结构上的散体颗粒的突然运动造成的。在装煤及卸煤的全过程中均使得井底煤仓及仓内散体具有微震特性。该振动对井底煤仓具有一定影响。论文结合具体矿井的井底煤仓下口内部结构,分析了卸料过程中微振动的原因,给出振动方程及加速度;给出了散体颗粒内部应力应变曲线分布特征;分析了循环荷载侧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振动频率对井底煤仓的影响,为现场过程实际及井底煤仓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 刘明银温兆翠
- 关键词:井底煤仓应力分布
- 晋城矿区粘土矿物特征及沉积-成岩响应被引量:3
- 2011年
- 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分析,探讨了晋城矿区粘土类型、组合特征、微观结构与沉积-成岩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晋城矿区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还有少量的绿泥石和蒙脱石;山西组粘土矿物颗粒排列定向性优于太原组,多呈带状或平叠状产出,而太原组多为蜂巢状、花朵状或凝絮状;由于太原期频繁的海侵海退致使煤层顶底板处于pH值较高的碱性环境,使成岩过程中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造成太原组粘土矿物的伊利石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而高岭石含量相对较低。
- 温兆翠姜波刘明银
- 关键词: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