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行人
  • 2篇摄像
  • 2篇摄像机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站
  • 1篇地铁站台
  • 1篇多线索
  • 1篇多线索融合
  • 1篇行人跟踪
  • 1篇站台
  • 1篇遮挡
  • 1篇枢纽
  • 1篇拓扑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视觉
  • 1篇交通枢纽
  • 1篇光流
  • 1篇光流算法
  • 1篇安防
  • 1篇安防监控

机构

  • 3篇深圳信息职业...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作者

  • 4篇刘建
  • 2篇黄玲
  • 2篇周书仁
  • 1篇刘伟铭
  • 1篇李峰
  • 1篇朱珏钰
  • 1篇翟聪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铁道学报
  • 1篇铁路计算机应...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大型交通枢纽的跨摄像机行人再识别算法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跨摄像机行人再识别是大型交通枢纽安防监控的基本功能,它为后续行人跨摄像机跟踪和行为识别提供支持。由于交通枢纽内行人的外观特征受遮挡、运动形变和光照变化影响显著,且目前常用的行人再识别算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鲁棒性不太理想。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型交通枢纽的跨摄像机行人再识别算法。该算法用1个图像序列代替单幅行人图像作为查询图像,同时,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将图像序列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单元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为特征训练Adaboost分类器。最后综合各分类器输出结果来判断识别结果。在iLIDS和ETHZ两个具有挑战性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优于目前其他行人再识别算法。
谭飞刚黄玲翟聪刘伟铭周书仁刘建
关键词:安防监控交通枢纽
多线索融合的无视野重叠跨摄像机行人跟踪算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单个摄像机视野有限而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监控范围的现象,对无视野重叠的跨摄像机行人跟踪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融合时空线索和外观线索的无视野重叠跨摄像机行人跟踪算法。在对已有摄像机网络拓扑结构估计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时间窗口的无视野重叠摄像机网络拓扑结构估计算法;然后利用朴素贝叶斯完成两种线索融合,实现不同摄像机间行人匹配和跟踪信息的传递,最终实现无视野重叠区域的跨摄像机行人跟踪。该算法在公开的MCT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并取得了优于其他算法的结果。
谭飞刚黄玲刘建
关键词:行人跟踪多线索融合
基于遮挡修补的TV-L1光流算法
2015年
当前比较流行的TV-L1光流算法,在不失精确度的前提下,能够利用双向求解机制来降低运算量,但无法有效地处理由间断、遮挡等因素造成的错误光流分量的缺陷。通过前向光流和后向光流的运动一致性理论来判断遮挡区域的光流分量,通过单调递减函数对遮挡区域进行处理,抑制了遮挡区域错误光流对邻域的扩散,提出了同帧邻域光流的横向修补和相邻帧光流的纵向修补。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遮挡情况,提高了光流的计算精度。
朱珏钰刘建李峰周书仁
关键词:光流遮挡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地铁站台异物检测算法被引量:11
2017年
地铁已成为大型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成为地铁运营的热点问题。文章在现有的车门与屏蔽门之间人工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空间异物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车尾处灯带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判断车门与屏蔽门间是否存在异物,进而辅助司机进行开车前的安全检查,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实地采集视频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空隙中异物。
谭飞刚刘建
关键词:地铁计算机视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