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单精子
  • 5篇妊娠
  • 5篇胚胎
  • 5篇囊胚
  • 4篇单精子注射
  • 4篇妊娠率
  • 4篇注射
  • 4篇临床妊娠
  • 4篇临床妊娠率
  • 4篇囊胚移植
  • 4篇精子
  • 4篇精子注射
  • 4篇胞浆
  • 4篇胞浆内
  • 3篇受精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受精
  • 3篇胚胎发育
  • 3篇卵胞浆内单精...
  • 3篇胞浆内单精子...

机构

  • 15篇成都市锦江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黄军
  • 14篇钟影
  • 9篇孟祥黔
  • 8篇刘思瑶
  • 3篇艾玲
  • 2篇全松
  • 2篇陈绍威
  • 2篇曾咏梅
  • 2篇耿丽红
  • 2篇吴东
  • 2篇王琪
  • 2篇刘敬
  • 2篇吕兴钰
  • 2篇曾永梅
  • 1篇陈明颢
  • 1篇黄继华
  • 1篇雷平
  • 1篇谭超
  • 1篇周建明
  • 1篇龚艺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八届全国优...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5与D6囊胚玻璃化冷冻复苏的临床结果比较
艾玲刘思瑶黄军谭超吴东钟影
关键词:囊胚临床妊娠率
人类精子中段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在高倍镜下观察精子中段的形态,从而评估精子中心体功能,从而探讨精子中段形态与中心体功能的关系以及中段形态不同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57例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患者,将首先在低倍镜(×200~×400)下挑选过的精子再次利用MSOME(精子细胞器官形态学检查)系统,在6 000倍放大镜下对精子进行精子中心体形态分组(A组:1≤a/b≤1.2;B组:a/b≥1.5;C组:其他不规则形态),然后分别将这3组精子注射入卵后,分组进行胚胎培养,最终观察每组胚胎发育和着床情况。结果 A,B,C 3组比较发现D3移植优胚率(79.7%vs 55.6%vs33.3%)和胚胎着床率(43.2%vs 11.1%vs 0%)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受精率(73.3%vs 80.4%vs 63.5%)、囊胚利用率(23.2%vs 22.2%vs 9.09%)、胚胎冷冻率(29.2%vs 25.0%vs 13.0%)、D3优胚率(35.3%vs 37.8%vs 18.8%)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体形态较好的精子注射入卵后,可获得较高正常受精的胚胎,能显著提高第3天可移植优胚的几率,同时能显著改善胚胎的着床率,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仍然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为精子中心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孟祥黔龚艺黄军曾永梅全松钟影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心体胚胎
冻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及囊胚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67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天数及评分分为6组:D5BB级及以上、D5BC/CB级、D5CC级、D6BB级及以上、D6BC/CB级和D6CC级,比较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6组的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D5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BC/CB级及以上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高于D6BC/CB级和D6C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5CC级与D6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D5优质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的囊胚,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吕兴钰孟祥黔王琪黄军耿丽红钟影
关键词:胚胎移植胚胎发育
精子空泡对ICSI患者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精子放大系统观察精子空泡位置和大小,探讨不同类型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对患者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行ICSI患者,于注射前利用精子放大系统对已在低倍镜下选定的精子进行放大观察,并拍照测量空泡直径,最后注射入卵,注射后单独培养并观察受精结局。结果空泡组和无空泡组比较,除胚胎冷冻率(10.6%vs.25.0%)和临床妊娠率(22.7%vs.77.3%)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两组的2PN率分别为71.4%、74.1%,D3优胚率为28.3%、33.2%,可用囊胚率为11.1%、23.8%,胚胎利用率为44.6%、47.3%,胚胎着床率为22.2%、40.3%,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比较空泡组中空泡位置(顶体或顶体+核)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受精率分别为75.7%、44.4%,D3优胚率为34.7%、0%,可用囊胚率为7.1%、12.5%,胚胎冷冻率为13.3%、12.5%,胚胎利用率为49.0%、25.0%,空泡组空泡位置间受精结局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精子空泡大小(直径:〈1μm、1~1.5μm、〉1.5~2μm)对ICSI结局影响,结果显示3组正常受精率分别为71.0%、68.0%、76.9%,D3优胚率为25.0%、30.0%、54.5%,可用囊胚率为7.7%、7.1%、20.0%,胚胎冷冻率为14.3%、35.7%、20.0%,胚胎利用率为29.4%、40.0%、63.6%,3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子空泡有无对胚胎发育和胚胎着床并无显著影响,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精子空泡直径较小,故后期需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本结果仅为精子空泡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孟祥黔曾泳梅刘思瑶黄军周建明钟影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精子空泡胚胎
智能化医疗管理系统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
诸蕾孟祥黔黄军王琪罗普林钟影
短时受精失败后补行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新生儿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203例(对照组)和IVF失败后补行ICSI的患者117例(实验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数据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多精受精率(3.00%)显著高于对照组(1.39%)(P<0.05)。对照组中有1例引产,1例早产儿在产后10 d夭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冷冻周期率、移植周期率、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以及胎儿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对比发现,两组间婴儿性别比、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胎妊娠新生儿中,实验组孕周、体质量、身长和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后,及时补行ICSI能显著提高受精率和优胚率,进而改善临床结局。
孟祥黔曾咏梅黄军黄继华李莹星周健明雷平黄渝鸿毛如荣钟影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新生儿
使用放大系统对睾丸精子行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使用放大系统对睾丸精子行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6例无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共39例无精子症患者用放大系统将睾丸精子放大6 000倍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形态选择性单精子注射(IMSI)。结果:行ICSI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51.52%,种植率为30.67%,早期流产率为11.76%;行IMSI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56.41%,种植率为35.29%,早期流产率为4.50%。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早期流产率较常规ICSI有下降的趋势。
艾玲刘思瑶黄军陈绍威刘敬钟影
关键词:临床妊娠率
体外受精-卵裂期与囊胚期移植后妊娠妇女的产科结局
<正>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卵裂期与囊胚期移植后妊娠妇女的产科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体外受精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妊娠妇女820例(对照组)与囊胚期移植后妊娠妇女383例...
张红琴刘思瑶黄军孟祥黔钟影
文献传递
使用time-lapse筛选早期IVF/ICSI胚胎及其临床结局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31~35岁的患者利用time-lapse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利用time-lapse能明显提高IVF周期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但对于ICSI和TESA周期,效果则不理想。结论使用time-lapse动态监测胚胎并根据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胚胎进行评价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年龄较大的(〉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陈明颢黄军钟影全松
关键词:TIME-LAPSE临床妊娠率
精子中心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对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受精时以精子中心体为中心形成精星体,在精星体的作用下雌雄原核相互靠拢融合并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人精子中心体中含近200种蛋白,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entrin蛋白,进一步研究精子中心体的不同蛋白功能,将有利于了解受精失败的原因。在辅助生殖领域,现阶段只能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精子颈部完整性来初步评估精子中心体是否正常。
孟祥黔曾咏梅黄军钟影
关键词:中心体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