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岩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全胃
  • 1篇全胃切除
  • 1篇全胃切除术
  • 1篇全胃切除术后
  • 1篇肿瘤
  • 1篇胃癌全胃切除...
  • 1篇胃癌全胃切除...
  • 1篇胃切除
  • 1篇胃切除术
  • 1篇胃切除术后
  • 1篇胃肿瘤
  • 1篇细胞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重建
  • 1篇消化道重建方...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郭晓波
  • 2篇马岩
  • 1篇张红霞
  • 1篇刘洪俊
  • 1篇靖昌庆
  • 1篇彭利盼
  • 1篇商亮
  • 1篇李乐平
  • 1篇李乐平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iR-875-5p通过靶向USF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miR-875-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HGC-27、MGC-803、SGC-7901、AGS、MKN-45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875-5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875-5p模拟物/抑制剂(mimic/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质粒(miR-NC/Anti-miR-NC)转染至AGS细胞/MKN-45细胞,构建过表达/抑制miR-875-5p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转染。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分别检测miR-875-5p表达变化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875-5p与上游刺激因子2(USF2)的靶向关系,WB实验验证miR-875-5p对USF2的调控作用并检测USF2蛋白的表达。构建MKN-45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miR-875-5p过表达对MKN-45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75-5p在6种胃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均P<0.01)。与Control组和miR-NC组相比,miR-875-5p mimic组AGS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miR-875-5p inhibitor组MKN-45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875-5p能够直接靶向USF2基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875-5p显著抑制MKN-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结论:miR-875-5p通过靶向USF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高慎硕张智凯尹国庆张红霞王绪斌马岩刘洪俊李乐平郭晓波
关键词:胃癌AGS细胞MKN-45细胞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91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组(R组)、袢式Braun吻合术组(B组)和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吻合术组(L组),比较3种术式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食量、营养指标及存活率。结果:3种术式的患者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累积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2组比较,L组术后6、12个月时单餐进食量明显占优(P<0.05);L组术后1年的平均体重、血清学营养指标及预后营养指数均优于R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袢式空肠代胃改良Ⅰ式吻合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胃癌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较理想的术式。
马岩李乐平靖昌庆郭晓波彭利盼商亮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