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宜 作品数:10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玉溪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急性肢体创伤感染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创伤感染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将本院急诊创伤中心2021年9月-2023年7月间收住院的急性肢体创伤患者创面送检微生物标本纳入数据,分析分离菌株的分布,采用WHONET 5.6软件,根据CLSI 2020年更新标准,分析细菌体外药敏实验数据。结果(1)共送检标本1282分,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20株(17.16%),菌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111株,占50.45%;(2)分离菌株革兰阳性前3位菌株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前3位菌株依次是恶臭假单胞菌、栖稻假单胞菌及约氏不动杆菌。结论提高急性肢体创伤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时掌握急性肢体创伤后创面分泌物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可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张开全 李珍 陈静宜 董浩刚 马彬斌关键词:病原学 耐药性 2002年至2011年玉溪市HIV感染者不同年龄段感染特点 2015年 目的分析玉溪市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 a间HIV感染者不同年龄段感染特点,为HIV的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图表形式就年龄分布情况对10 a间在册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了解HIV感染流行特点.结果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但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同时41~60年龄段人数增长迅速,老年感染人数亦呈现逐年增加;感染方式上,除婴幼儿及儿童是由母婴垂直传播引起外,其余各年龄段感染传播方式性别间呈现不同形式:男性情况较为复杂,青少年段主要以毒品注射为主,21~60岁逐渐转变为性传播为主,伴随出现了毒品注射和性传播双重途径感染情况,60岁以上主要为异性间性传播;女性各年龄段感染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异性间性传播;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在我市极为少见.结论玉溪市HIV感染向中老年扩散趋势明显,异性间性传播和毒品注射是主要传播感染方式,母婴垂直传播形式仍然存在,因此坚决禁止贩毒、吸毒,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杜绝公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继续加强对孕产妇、婚检人群的监测和对普通人群特别是中老年进行HIV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陈静宜 冯磊 廖飞 徐文波 吴英松关键词:HIV 年龄 性别 血培养阳性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仪器报警时间与病原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玉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血培养阳性的报警时间及相应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计算各类病原菌阳性报警的中位时间。结果共有876例阳性标本,革兰阳性菌占53.77%,革兰阴性菌占44.18%,真菌占1.03%,厌氧菌占1.03%。纳入统计分析769株,其中571例需氧培养阳性细菌分布和报警时间分析,≤12h、≤24h、≤48h的病原菌分布分别为153株(26.80%)、369株(64.62%)、493株(86.34%);仪器报警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11.52h)、链球菌(15.12h)、肠球菌(21.48h)、葡萄球菌(22.08h)、非发酵菌(35.76h)、革兰阳性杆菌(40.80h)、真菌(61.92h)、马耳他布鲁菌(72.84h)。475例厌氧培养阳性细菌分布和报警时间分析,≤12h、≤24h、≤48h的病原菌分布分别为185株(38.95%)、365株(76.84%)、440株(92.63%);仪器报警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10.80h)、链球菌(14.40h)、肠球菌(16.68h)、葡萄球菌(20.64h)、非发酵菌(26.88h)、革兰阳性杆菌(39.36h)、厌氧菌菌(72.72h)。结论除真菌、马耳他布鲁菌和厌氧菌由于其特殊的培养环境外,血培养需氧阳性和厌氧阳性报警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均为:肠杆菌科、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非发酵菌、革兰阳性杆菌。大多数病原菌在2d内得到阳性结果。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做需氧厌氧配对培养能得到更高的阳性率,如只单纯做需氧或厌氧培养,均会导致部分菌的漏检。 李杰芬 储从家 李雪梅 孙丽 陈静宜 张良艳 管新龙关键词:血培养 真菌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真菌抗原检测(G试验和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溪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8月2020例同时进行G、GM试验及相关感染部位真菌培养的患者检测结果,根据G、GM试验检测结果将试验分为3组,采用χ^(2)检验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提高真菌检测效能的影响。结果 在2020例患者中,310例真菌培养阳性,包括酵母菌290例和其他真菌20例。G试验阳性151例,其中63例同时GM试验阳性。分析显示,G试验与GM试验同时阳性时真菌检出率高于G试验阳性GM阴性,且均高于G试验阴性。G试验阳性组的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G试验阴性组。结论 真菌抗原联合检测能提高真菌的检出率,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李杰芬 孙丽 陈静宜 管兴龙 张良艳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抗原 真菌培养 玉溪地区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布鲁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布鲁氏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玉溪市人民医院45例布鲁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本院布鲁菌感染患者大多中年,男性居多;患者多为农民或自由职业者,部分存在牛羊接触史;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及腰、下肢关节疼痛较为主,本院多个科室均有患者;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指标多为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出现降低、炎性指标、肝功能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本院主要采用“利福平+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结论提示玉溪地区有布鲁氏菌感染病例,存在感染的风险,避免与牛羊接触,高度关注发热及腰、下肢关节疼痛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一旦确诊及时治疗。 陈静宜 廖飞关键词:流行病学 一种带有定位套囊的双腔气管插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定位套囊的双腔气管插管,包括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中部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套囊,第一套囊的一侧上端连接有第一充气管,第一套囊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充气管和第... 廖飞 陈静宜人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离培养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菌株,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配制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或采用滤膜过滤等几种预处理方法去除大部分真菌和细菌,再对富集培养时间进行摸索,从住院儿童咽拭子及痰样本中分离培养人MP菌株,通过PCR、基因分型、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学特性几方面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依次添加抗生素、滤膜过滤等几种预处理方法传代能去除大部分真菌和细菌,对咽拭子接种6~8 h、痰样本接种18~24 h后进行传代,最终从978株儿童咽拭子及痰样本中分离到42株人MP菌株,所分离菌株从PCR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学特性几方面均鉴定为MP,其中39株为P1-Ⅰ型,3株为P1-Ⅱ型。结论建立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MP菌株的方法,并成功分离到42株MP菌株,对MP的研究和诊断及MP疫苗研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双丽 朱文勇 冯磊 柴玲 张俊 李雷 陈枫 杨丽源 管新龙 陈静宜 李杰芬 师廷明 张继华 李卫东 廖国阳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基因分型 一种可变管径的气管插管 一种可变管径的气管插管,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导管组件,导管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和注气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支架,支架的外部呈空心管状结构,支架的外表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组通槽,每组通槽均呈菱状结构,导管组件包括薄膜,... 廖飞 陈静宜不同灌注液量在经皮肾镜术中对容量变异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不同灌流液量吸收后对容量变异指数(PV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14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以总灌注液量的多少分为5组:6 000 m L以内为A组,6 000~12 000 m L以内为B组,12 000~18 000 m L以内为C组,18 000~24 000 m L以内为D组,24 000~30 000 m L为E组。监测灌注结束时MAP、HR、气道压力、PI及PVI变化,与灌注前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与灌注前相比,5组患者灌注后的MAP、HR、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PVI值及气道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PVI值在灌注量达18 000 m L时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灌注液的增加,D、E两组PVI值相比C组进一步降低,同时气道压在D组、E组灌注量达24 000 m L以上时也出现明显上升(P<0.01)。结论:随着灌注液的增加,PVI能较早反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灌注液吸收后的容量变化,而PI无明显变化。 廖飞 陈静宜 朱雁鸿 陈粤丽 李永兴 黄靖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丙泊酚靶控镇静在98例可疑困难气道评估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19年 临床麻醉工作中大约有90%以上的困难气道是可以通过麻醉前评估发现的[1],因此麻醉医师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和预测[2~4]。困难气道又可分为明确的和可疑的困难气道,明确困难气道如气道周围严重烧伤疤痕等,临床上常采用清醒状态下纤支镜引导的气管插管;而可疑困难气道为仅评估存在困难危险因素者[1],其中真正的困难气道所占比例并不一定高。 廖飞 陈静宜 朱雁鸿关键词:丙泊酚 靶控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