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某小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应用实践被引量:9
- 2014年
- 对处于东江湖区的某小型公共建筑周围的微气候条件进行了实地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及设计方法,从节约材料、节约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等方面对该建筑开展了绿色建筑设计与实践,包括地表水、太阳能、自然风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外遮阳技术及节能墙体材料与种植屋面的应用等。对绿色建筑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可提供参考。
- 杨维李灿李义王汉青王秀娟陈远平明锦
-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 相对湿度对室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4年
-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室内2.5μm以下细颗粒物(PM2.5)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在恒温房间中点燃卫生香,作为较稳定的污染源向室内释放细颗粒物,当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源释放,测量颗粒物粒径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蒸汽加湿器改变室内相对湿度,得到不同相对湿度下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同时,利用惯性捕捉法采集颗粒物样本,并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室内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μm以下细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都明显减小,而1μm以上较大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明显增加。扫描电镜微观观测结果表明,室内颗粒物从发生源产生后即容易凝并,而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可采集到较多由细颗粒并聚而成的较大颗粒物,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80%时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室内相对湿度增加可以导致颗粒物吸湿长大且可促进细颗粒物并聚成较大颗粒物,相对湿度较大导致颗粒物粒径分布向大的方向偏移。
- 李灿崔术祥杨维王秀娟明锦陈远平付峥嵘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室内空气品质PM2.5粒径分布相对湿度
- 空气中油雾和粉尘自然扩散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对比油雾和粉尘在室内的自然扩散特性,在无通风的条件下,分别发散一定浓度的油雾和粉尘,利用光学粒径谱仪对油雾和粉尘颗粒物浓度连续监测,记录空气中的颗粒残存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发现油雾和粉尘气溶胶中同粒径颗粒的自然扩散过程存在差异:油雾气溶胶的颗粒数浓度比粉尘气溶胶的颗粒在空气中衰减更快。同时发散粉尘和油雾,混合后扩散到室内,发现颗粒物粒径构成是两者的叠加。实验结果表明:油雾粒子比粉尘粒子自然扩散速度快,油雾气溶胶和粉尘气溶胶混合时,两种颗粒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凝并作用。
- 陈远平李灿杨维明锦胡光明
- 关键词:粉尘凝并气溶胶
- 株洲市某交通干道夏季细颗粒物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16年
- 2014年夏季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选取株洲市某交通干道附近,对其环境细颗粒物进行连续测量,并统计干道的车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环境中的细颗粒物数浓度呈双峰分布,峰值一般出现在9.47-17.5、98.2-121.9 nm粒径段,晴天和雨天不同粒径段的细颗粒物数浓度的波动性不一致,降水过程对细颗粒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合所观测的机动车流量和所排放的细颗粒物粒径谱,分析其与细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初步判断该环境中爱根核模态的细颗粒物来源于机动车排放。
- 明锦李灿陈远平王秀娟杨维夏晓康
- 关键词:粒径分布细颗粒物车流量
- 金属微孔顶板辐射空调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 2015年
- 为深入了解某图书馆阅览室金属微孔顶板辐射空调系统的能耗及室内空气品质情况,通过对该空调控制系统终端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得出该空调系统冬、夏工况下的空调运行负荷及阅览室CO_2浓度,并进行了计算与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实际运行相对传统空调系统节能,投资回收期为9年。测试发现阅览室空气品质没有达到设计标准,CO_2浓度总体基本维持在720ppm^860ppm之间,分析是新风量不足所导致,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 陈远平李灿明锦
- 关键词:空气品质
- 含粉尘油雾污染的工业厂房空气净化技术研究
- 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切削液的大量使用,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油雾会扩散到整个车间中,不仅会对工作条件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油雾的治理和回收就显得十分重要。...
- 陈远平
- 关键词:工业厂房空气净化通风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