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涂料
  • 1篇导电性
  • 1篇阳极
  • 1篇阳极氧化
  • 1篇碳纤维
  • 1篇涂层
  • 1篇涂料
  • 1篇涂料制备
  • 1篇涂装
  • 1篇涂装工艺
  • 1篇铝合金
  • 1篇面电阻
  • 1篇聚氨酯
  • 1篇合金
  • 1篇复合材料
  • 1篇表面处理
  • 1篇表面电阻
  • 1篇丙烯
  • 1篇丙烯酸

机构

  • 2篇西南技术工程...

作者

  • 2篇陈亮
  • 1篇周学梅
  • 1篇张小华
  • 1篇刘秀梅
  • 1篇李步云
  • 1篇李晓龙
  • 1篇吴键

传媒

  • 2篇表面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铝合金与复合材料组合构件的涂装工艺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解决底/面漆涂层在铝合金与复合材料基材表面经常出现剥离、起泡、开裂等缺陷问题。方法通过对问题涂层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分析,指出了封闭式蒙皮结构部件出现的设计缺陷。对铝合金与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验证了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所生成的保护膜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改进表面前处理工艺,验证了复合材料表层残留的脱模剂是影响涂层附着力的主要原因。以改善涂层应力变化适应能力为目的,调整了涂料韧性配方,涂覆不同的基材和相关结构部件,用可模拟产品试验考核状态的"温度冲击+振动+湿热"联合加载试验方法,验证了设计与工艺改进后的涂层性能。结果合理设计通气孔后,消除了封闭式蒙皮结构部件内部气体的膨胀效应,改进铝合金与复合材料表面前处理工艺和涂料韧性后,涂层不再出现起层开裂现象。结论封闭式蒙皮结构部件应设置内外通气工艺孔,彻底清除复合材料表面脱模剂渗透层和铝合金表面的阳极氧化膜,选用韧性好的涂料体系,能够有效提升铝合金与复合材料组合构件表面涂层的环境适应性能。
吴键刘秀梅陈亮周学梅李晓龙张小华李步云
关键词:涂层表面处理阳极氧化
碳纤维/丙烯酸聚氨酯导电涂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研究碳纤维含量、助剂(分散剂、防沉剂)及涂层厚度等因素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方法 以丙烯酸聚氨酯为基料,以短切碳纤维为导电填料,通过添加不同助剂制备了系列不同碳纤维含量的碳纤维/丙烯酸聚氨酯导电涂料及其涂层,对涂层的表面电阻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碳纤维含量与涂层的表面电阻直接相关,综合涂层电性能及力学性能这两方面因素,碳纤维在涂层中的含量在4%~8%(质量分数)范围内为宜。分散剂的加入可降低涂层的表面电阻,分散剂的用量为碳纤维质量的12%~14%为宜。防沉剂的加入会导致涂层表面电阻上升,考虑涂层防沉效果和电阻两方面因素,防沉剂用量在0.5%~1.5%(质量分数)之间为宜。碳纤维导电涂层在施工中宜采用2~4道喷涂,厚度应控制在10~30μm之间。结论 短切碳纤维、防沉剂、流平剂等助剂以及涂层厚度对于涂料导电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需根据实际需求优化配方和工艺,达到最佳导电能力。
陈亮
关键词:导电涂料碳纤维丙烯酸聚氨酯导电性表面电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