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霍飞
作品数:
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祝迎春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杨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许钫钫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袁建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化学工程
主题
1篇
微米
1篇
微米级
1篇
孔径
1篇
孔径分布
1篇
比表面
1篇
比表面积
机构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1篇
袁建辉
1篇
许钫钫
1篇
杨涛
1篇
祝迎春
1篇
钱霍飞
传媒
1篇
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微米空心碳球串珠结构的制备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2
2011年
以还原Fe粉和活性炭为原料,通过热CVD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空心碳球串珠结构.利用TEM、EDS和多点氮吸附仪进行形貌、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表征.串珠结构由φ(1~2)μm的空心碳球串联而成,长度可达十几微米.碳球的壁厚为3~5nm的石墨球壳结构.所制备产物的比表面积SBET达到306.523m2/g,其孔径分布在中孔范围,峰值位于3.761nm.微米级空心碳球串珠结构的形成机理为:含C的Fe微液滴在低温区凝聚并以石墨烯片层的方式析出C,外延于Fe液滴形成石墨层,与Fe液滴构成Fe/石墨层核壳结构,石墨球壳的收缩趋势挤压Fe液滴沿轴向移动.循环往复上述即形成空心串珠结构.该结构在节能材料、药物、染料和催化剂等的载体材料、储氢、储能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涛
祝迎春
钱霍飞
袁建辉
许钫钫
关键词:
微米级
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