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雅平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阻抗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磷酸铁
  • 1篇磷酸铁锂
  • 1篇交流阻抗
  • 1篇放电
  • 1篇放电过程
  • 1篇LIFEPO
  • 1篇充放电
  • 1篇充放电过程

机构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1篇朱华丽
  • 1篇陈召勇
  • 1篇朱伟
  • 1篇张建利
  • 1篇邓雅平

传媒

  • 1篇合成化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LiFePO_4的制备及其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分别以FeC2O4.2H2O(a),Fe2O3(b)和Fe3O4(c)为铁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3种LiFePO4(LFP)(简称LFPa,LFPb和LFPc)。采用碳包覆法制备了LFPa~LFPc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LFPA~LFPC)。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铁源对其结构的影响和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锂离子脱嵌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XRD分析结果表明,LFPa~LFPc均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LFP在循环过程中结构基本稳定,结晶度有所降低。充放电测试表明,LFPA~LFPC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1,147mA·h·g-1和152mA·h·g-1。其中LFPA拥有较好的倍率性能;CV和EIS研究发现,LFPA在充放电过程中极化小,可逆性好。
陈召勇张建利朱华丽邓雅平朱伟
关键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交流阻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