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明

作品数: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偏振
  • 2篇调制
  • 2篇调制技术
  • 2篇米勒矩阵
  • 2篇光学
  • 1篇导波
  • 1篇导波光学
  • 1篇旋光
  • 1篇旋光器
  • 1篇仪器
  • 1篇透镜
  • 1篇透镜阵列
  • 1篇微透镜
  • 1篇微透镜阵列
  • 1篇位置传感器
  • 1篇交叉型
  • 1篇光学测量
  • 1篇光栅
  • 1篇光栅成像
  • 1篇感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胡建明
  • 4篇王向朝
  • 4篇曾爱军
  • 1篇蒋小平
  • 1篇刘德森

传媒

  • 4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精确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被引量:23
2006年
提出了一种精确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测量光路由激光器、起偏器、被测1/4波片、光弹调制器、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构成。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相互垂直。被测1/4波片的快轴与光弹调制器的振动轴平行,且与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分别成±45°夹角。准直激光束依次经过起偏器、被测1/4波片、光弹调制器和检偏器的探测光强由光电探测器接收。利用探测信号的直流分量与二次谐波分量精确计算出被测1/4波片的相位延迟量。实验验证了这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改变初始光强过程中相位延迟量测量结果的复现性为0.012°,检偏器、被测1/4波片的方位角变化1°的过程中相位延迟量测量结果的复现性为0.008°。
胡建明曾爱军王向朝
关键词:偏振1/4波片
相位延迟器复合旋光器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将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的技术,利用米勒矩阵对其原理与应用进行了分析。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时,将相位延迟器置于两块1/4波片之间,使两块1/4波片的快轴相互垂直且与相位延迟器的快轴分别成±45°角。利用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技术,可以将相位调制器转换为偏振方向调制器。实验验证了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和相位调制器转换为偏振方向调制器的可行性。
胡建明曾爱军王向朝
关键词:仪器偏振旋光器米勒矩阵
基于光弹调制技术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方法被引量:27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弹调制技术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方法,利用米勒矩阵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误差分析。测量光路包括激光器、起偏器、光弹调制器、被测波片、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利用探测信号的归一化基频分量和二次谐波分量精确计算出被测波片的相位延迟量。该方法能测量紫外到红外光谱范围内任意相位延迟量的波片,误差分析表明其误差小于0.05°。实验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波片相位延迟量的重复测量精度为0.0048°。
胡建明曾爱军王向朝
关键词:光学测量偏振米勒矩阵
平面交叉型微透镜阵列的制作及成像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介绍了采用光刻离子交换工艺制作平面交叉型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利用积分形式的光线方程式讨论了平面交叉型微透镜的近轴光学特性,研究了微透镜的光线轨迹方程式和一些重要的近轴成像特性,利用ABCD定理得到了平面交叉型微透镜像距、焦距、像高、横向放大率和主平面位置的数学表达式,焦距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刘德森胡建明刘炜蒋小平
关键词:导波光学微透镜阵列
光栅成像位置传感器中的偏振调制技术被引量:6
2006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栅成像位置传感器的偏振调制技术,利用米勒矩阵对其调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偏振调制器主要由起偏器、萨伐尔板、两块1/4波片、光弹调制器和检偏器构成。起偏器、萨伐尔板置于探测光栅之前,在探测光栅位置上形成两个错位的偏振方向正交的像光栅。两块1/4波片、光弹调制器和检偏器置于探测光栅之后,实现对莫尔信号的高频调制。该偏振调制技术消除了光源光强波动和电路增益变化引入的测量误差,抑制了杂散光、探测器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偏振调制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这一技术使光栅成像位移传感器获得了优于12 nm的重复测量精度。
胡建明曾爱军王向朝
关键词:偏振位置传感器光栅调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