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茜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口腔
  • 6篇口腔鳞
  • 5篇细胞癌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口腔鳞状细胞...
  • 3篇手术
  • 3篇成像
  • 2篇蛋白
  • 2篇碘液
  • 2篇颌骨
  • 2篇下颌
  • 2篇鳞癌
  • 2篇开窗减压
  • 2篇口腔鳞癌
  • 2篇MICRO-...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章茜
  • 6篇王育新
  • 4篇蒲玉梅
  • 4篇杨旭东
  • 2篇胡勤刚
  • 1篇袁琴
  • 1篇鲁诚
  • 1篇戴丽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联勤军事医学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加速卢戈氏碘液增强Micro-CT成像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术中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将超声引入卢戈氏碘液(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中,评价其加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样本Micro-CT增强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首先,超声(3 W)作用于Lugol’s iodine(1%、3%、5%)染色Cal-27细胞过程中,作用时间为5、10、15 min。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评价Cal-27染色差异。其次,选择36只Balb/c裸鼠[8周龄,(25±2)g]断颈法处死后分离小鼠舌体组织,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超声组及无超声组,再以1%、3%、5%Lugol’s iodine染色(n=6),在染色后0.5 h和1 h行Micro-CT成像和CT值定量分析。选取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4例病理诊断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的OSCC男性患者,纳入8块肿瘤样本,随机分为超声组和无超声组。以3%Lugol’s iodine浸染组织块,Micro-CT成像时间为染色后0.5 h、1 h、2 h、4 h。CNR值定量分析肿瘤和正常组织间的成像清晰度。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超声作用Cal-27在5 min和10 min时,1%、3%Lugol’s iodine的AOD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超声作用下小鼠舌体组织的Micro-CT成像的CT值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结果显示,OSCC标本超声作用3%Lugol’s iodine染色2 h的Micro-CT成像可见肿瘤和正常组织边界,同时HE切片可见分界线。结论:超声辅助Lugol’s iodine可加速Cal-27的浸润,与此同时超声辅助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用于OSCC样本术中切缘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牛燕红夏成万章茜马冠宇王育新胡勤刚蒲玉梅
关键词:超声MICRO-CT口腔鳞状细胞癌切缘
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开窗减压术通过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释放囊内压力,以达到促进病变恢复的目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一期治疗各类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这种方法能有效促进病变缩小及骨质沉积,保护邻近组织,并能潜在地降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复发风险,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受公认。如何评价开窗减压的效果备受关注,目前已有众多研究采用了各种方法评估开窗减压效果和探索最佳的二期刮治时机,但仍未有共识。笔者就近年来开窗减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章茜杨旭东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疗效颌骨囊性病变
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切缘状态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拟使用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三维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切缘状态。方法:本研究共收集68例人OSCC组织样本,所有样本经3%Lugol's iodine染色12 h后行Micro-CT扫描(层厚为50μm)。随后将经Lugol's iodine染色后的样品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厚度为4μm),制作数字化病理切片。分别测量影像图像和病理图像的黏膜切缘(mucosal margin,MM)和深部切缘(deep margin,DM)。结果: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清晰区分肿瘤边界,且Micro-CT成像相较于二维病理切片,可以更准确地测量MM和DM,发现阳性切缘及临界切缘。结论: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全面评估OSCC切缘,提供更全面、更清晰的肿瘤边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郁佳鑫刘鲲宇章茜蒲玉梅胡勤刚夏成万王育新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OsiriX软件基于CBCT资料的三维重建在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旨在应用OsiriX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了基于CBCT资料三维重建的方法对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影响开窗减压效果的因素,分析开窗减压术后病变范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索最佳的二期刮治时机。研...
章茜杨旭东
关键词:开窗减压锥形束CT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正颌术后面部美学亚单位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牙颌面畸形所导致的异常容貌可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影响,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畸形的主要外科方法,其术后效果的评价存在强烈的主观性。临床上存在多种方法可对术后面容改变进行预测,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软件自身因素等影响,不同方法在面部各亚单位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本综述旨在探讨近十年来正颌术后软组织三维预测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评估不同方法在各面容亚单位术后预测的准确性,以期未来为正颌医生选择手术虚拟预测方法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李婧怡章茜
关键词:正颌手术面部软组织
circFOXK2靶向miR-4677-3p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2024年
目的:探讨circFOXK2靶向miR-4677-3p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circFOXK2和miR-4677-3p在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分别将si-circFOXK2、si-NC、miR-NC、miR-4677-3p模拟物、pcDNA、pcDNA-circFOXK2、si-circFOXK2+anti-miR-NC、si-circFOXK2+anti-miR-4677-3p转染OSCC细胞HSC3。通过划痕愈合实验、CCK-8法、Transwell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ircFOXK2和miR-4677-3p表达对HSC3细胞恶行行为的影响。circFOXK2和miR-4677-3p的靶向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法确定。结果:OSCC组织中circFOXK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iR-4677-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抑制circFOXK2表达后HSC3细胞吸光度(OD)值、划痕愈合率、克隆形成数、侵袭数显著降低(P<0.01),miR-4677-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过表达miR-4677-3p后HSC3细胞OD值、划痕愈合率、克隆形成数、侵袭数显著降低(P<0.01)。miR-4677-3p是circFOXK2的靶基因。下调miR-4677-3p显著减弱抑制circFOXK2表达对HSC3细胞OD值、划痕愈合率、克隆形成数、侵袭数的影响(P<0.01)。结论:抑制circFOXK2可通过促进miR-4677-3p表达来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龚瑶李梦园章茜
关键词:口腔鳞癌增殖迁移
miR-149-3p靶向调节Akt1介导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miR-149-3p靶向调节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介导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01月在作者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8~25岁患者因正畸而拔除的前磨牙或第三磨牙,分离牙周膜组织,提取人PDL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蛋白(pan-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鉴定人PDLSCs。将人PDLSCs分为对照组、空载组、miR-149-3p inhibitor组和miR-149-3p mimic组。对照组人PDLSCs不进行处理,空载组、miR-149-3p inhibitor组和miR-149-3p mimic组按Lipofectamine 3000说明书方法分别将空载质粒和miR-149-3p inhibitor、miR-149-3p mimic转染到人PDLSCs。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内miR-149-3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k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ALP、Runx2、Akt1蛋白表达。采用Fluo-3 AM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人PDLSCs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vimentin呈阳性,pan-cytokeratin呈阴性,提示PDLSCs提取成功。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miR-149-3p inhibitor组miR-149-3p表达显著降低,ALP、Runx2、Akt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miR-149-3p mimic组miR-149-3p表达显著升高,ALP、Runx2、Akt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miR-149-3p inhibitor组相比,miR-149-3p mimic组miR-149-3p表达显著升高,ALP、Runx2、Akt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与空载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miR-149-3p可靶向抑制Ak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成骨标志物ALP和Runx2表达,降低人PDLSCs内钙离子浓度,不利于人PDLSCs成骨分化。
袁琴张玲玲戴丽章茜卫峥
关键词:蛋白激酶B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CD74^(+)成纤维细胞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相关性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CD74^(+)成纤维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OSC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74^(+)成纤维细胞在OSCC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CD74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提取原代CAFs、配对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及非OSCC患者来源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比较2种成纤维细胞中CD74表达的差异;随后将2种成纤维细胞与PBMCs共培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IL-35含量。通过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比较不同CD74表达水平的CAFs对PBMCs迁移的影响。结果:OSCC肿瘤组织中CD74^(+)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CD74高表达的OSCC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更低(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相对于低表达组,在CD74^(+)成纤维细胞高表达的肿瘤组织中,FOXP3^(+)细胞/CD4^(+)细胞的比例显著更高(P<0.001),且CD74^(+)成纤维细胞数目与FOXP3^(+)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439 3)。体外实验结果示,CAFs的CD74表达水平高于对应NFs,与PBMCs共培养12 h后,CAFs CD74高表达组培养液中的IL-10及IL-35的含量显著高于NFs培养液(P<0.05),且CAFs CD74高表达组培养液中IL-35的含量高于CAFs CD74低表达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74高表达的CAFs对于CD4^(+)FOXP3^(+)细胞具有更强的趋化能力(P<0.05)。结论:CD74^(+)成纤维细胞与OSCC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并可能与CD4^(+)FOXP3^(+)细胞募集有关。
刘鹍宇章茜王育新郁佳鑫蒲玉梅杨旭东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成纤维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双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盘-髁关系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正颌手术对骨性Ⅲ类患者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盘-髁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行Le 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于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正畸结束(T2)时获取TMJ以及下颌运动数据。另选择20例正常[牙合]作为对照组,记录下颌运动轨迹。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0时,1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术后8例改善。T0时,18侧关节盘髁关系正常,42侧盘前移位,其中30侧为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R),12侧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12侧ADDwoR中,T1时4侧转变为ADDwR,T2时6侧转变为ADDwR;30侧ADDwR中,T1时6侧恢复正常,1侧转为ADDwoR,T2时4侧恢复正常。盘-髁关系正常的关节,T1时3侧转为ADDwR,1侧转为ADDwoR;T2时2侧转为ADDwR。盘-髁关系正常组及ADDwoR组在正颌术后盘前移位角减小,ADDwR组正颌术后盘前移位角增大。T1期最大开口度[(37.38±8.24)mm]较T0期[(44.41±8.21)mm]下降,T2期[(43.01±6.02)mm]恢复至术前水平。两侧Bennett角对称性(|ΔBA|)T0期(6.27°±3.87°)较对照组(3.43°±3.07°)差,T1期(5.26°±7.21°)较T0期对称性增强,但T2期(9.97°±8.25°)有复发倾向。下颌边缘运动尤其是后退运动范围T0期[(0.35±0.31)mm]显著小于对照组[(0.89±0.71)mm](P<0.05),下颌边缘运动T1期较T0期有所下降。其中,开闭口髁突运动距离(CPL-L和CPL-R)较T0期显著下降(P<0.05),T2期下颌运动基本恢复甚至超过术前水平。结论:正颌患者术后短期内,下颌边缘运动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远期基本恢复甚至超过术前水平。正颌手术可以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TMD,对盘前移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明洋王丽婵王育新章茜夏成万王思齐杨旭东
关键词:牙颌面畸形颞下颌关节下颌运动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TRIM14和HOXB7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OSCC患者148例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中TRIM14、HOXB7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SCC患者癌组织TRIM14、HOXB7表达水平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COX回归分析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OSCC癌组织TRIM14、HOXB7高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OSCC癌组织TRIM14、HOXB7表达与肿瘤T分期、M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分化程度相关(P<0.05)。OSCC患者5年生存率为49.32%(73/148),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TRIM14、HOXB7高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TRIM14、HOXB7低表达患者(χ^(2)=14.480、24.841,P<0.001)。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T3-T4分期、M1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癌组织TRIM14、HOXB7高表达均是O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CC患者癌组织TRIM14与HOXB7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5年生存预后明显相关。
鲁诚章茜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