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安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输电
  • 3篇输电铁塔
  • 3篇铁塔
  • 2篇地表变形
  • 2篇输电线
  • 2篇输电线路
  • 2篇电线路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条件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治理技术
  • 1篇塔基
  • 1篇塔基础
  • 1篇铁塔基础
  • 1篇位移限值
  • 1篇限值
  • 1篇力学模型
  • 1篇煤矿
  • 1篇煤矿开采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国网山西省电...
  • 1篇山西省电力勘...
  • 1篇江苏省资源环...
  • 1篇山西省电力公...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 1篇国网山西供电...

作者

  • 5篇袁广林
  • 5篇王永安
  • 2篇阎涛
  • 1篇舒前进
  • 1篇贾雷亮
  • 1篇郭广礼
  • 1篇陈志梅

传媒

  • 3篇山西电力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力技...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考虑节点滑移时采动区输电铁塔基础的位移限值被引量:9
2014年
依据输电铁塔的螺栓连接角钢节点的加工制作和受力特征,分析了螺栓连接节点的3种受力状态;在总结已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栓连接角钢节点滑移变形过程的简化四阶段线性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节点轴向滑移变形的输电铁塔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得到了铁塔在正常运行工况和典型地表变形组合作用下的基础位移极限值.研究表明:考虑节点滑移后,对铁塔在各典型工况下的最终破坏形态没有显著影响,但铁塔斜材的轴力变化规律比无滑移模型更接近比例模型试验的情况;在相同工况下,不考虑节点滑移的分析结果过于保守,这说明可采用考虑节点滑移的模型来计算采动区输电铁塔的基础位移极限值.
舒前进袁广林王永安郭广礼阎涛
关键词:输电铁塔力学模型
采动区不同地基条件对复合防护板厚度的影响规律
2015年
以山西省某500kV超高压典型双回路输电线路中的SZC1直线塔为原型,考虑地基—基础—上部铁塔结构的共同作用,研究了不同地基土体性质以及复合防护板基础的防护板厚度对上部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地基土情况下,结构支座位移与上部最大应力均随板厚增大而逐步减小。板厚相同时,不同地基土对应的位移与应力大小依次为:可塑<硬塑<坚硬,即内聚力越大、摩擦角越大时其值越大。
贾雷亮袁广林王永安
关键词:输电铁塔地基条件有限元模型
煤炭采动区高压输电铁塔保护技术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确保煤炭采动区输电铁塔安全、可靠及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内容的基础上,从采动区高压输电铁塔下采煤的工程实践、地表变形对高压输电铁塔结构的影响规律、输电铁塔及铁塔基础的抗变形性能、输电铁塔变形治理技术4个方面论述了采动区高压输电铁塔抗地表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采动区高压输电铁塔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丽彬袁广林王永安赵涛付烜
关键词:输电铁塔地表变形
煤矿采动区输电线路技术方案与变形治理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指出采空区塌陷一直是影响山西省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分析了煤矿地下开采对山西省地面输电杆塔的影响,提出了采动区输电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形成了线路通过沉陷区设计的技术方案,分析了采动区地基与基础的设计方法,总结了采后区输电线路的维修与治理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阎涛袁广林王永安
关键词:输电线路
煤矿采动区高压输电线路改线技术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分析了某煤矿第十采区高压输电线路在采动下的地表变形及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综合现场及煤炭开采情况,初步确定了第十采区高压线的改线方案。为避免对高压输电线塔稳定性造成影响,采用预计地表下沉10 mm代替地表建筑物变形临界值进行设定。通过逐步趋近,确定了东西走向高压线走廊煤柱保护线位置;对第十采区东西走向高压线南保护煤柱线以南各工作面全采后计划改造的高压线路线塔处地表移动与变形最终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动对改线后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程度极其轻微,可作为永久线路。
陈志梅王永安袁广林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表变形输电线路改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