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少洪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社会创新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机构
  • 1篇社会
  • 1篇碳交易
  • 1篇碳交易市场
  • 1篇能源
  • 1篇能源转型
  • 1篇开放式创新
  • 1篇交易
  • 1篇交易市场
  • 1篇共建
  • 1篇国医
  • 1篇
  • 1篇X

机构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王少洪
  • 2篇孙蕊
  • 1篇吴金希

传媒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开放式社会创新视角下我国医养结合政策研究——基于北京市X养老机构的实地调研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构建三维政策研究框架,采用政策内容分析和实地调研方法对我国医养结合政策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医养结合政策的历史变迁、基本构成和政策谱系;研究了医养结合政策演变的内在规律;指出了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具有稳定聚焦、政策体系完整规范和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受到社会关注等显著特性;仍存在规划纲要过多、环境政策数量过溢以及监管、考核与人才培养三方面政策明显不足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北京市X养老机构的实地调研,尝试构建“开放式社会创新”统合性概念框架体系,从多元主体互动、公共资源聚化、社会创新过程、共同创造价值四方面解释医养结合政策运行的多重逻辑。
孙蕊王少洪邢宇丽
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现状、挑战与突破被引量:21
2021年
碳达峰目标彰显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能源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乃至将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从能源消费和生产总量、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能源转型的状况。然后分析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能源低碳转型相关机制、技术发展、资源禀赋四个方面的挑战。最后,提出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路径和对策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立足于"开源"和"节流";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从顶层设计引导、稳定和加速能源低碳转型;以增强科技进步、创新为突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王少洪
关键词:能源转型碳交易市场
中国创新政策演变过程及周期性规律被引量:29
2016年
从创新政策概念和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创新政策的研究概况,并以此为基础,从政策分析视角,通过构建政策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中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模式及周期性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创新政策的问题、目标、内容和特征呈现动态演化机制;创新政策模式演变体现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范式的更迭;中国的创新政策经历了科技管理的市场化改革阶段、自主创新战略及其实施阶段、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阶段3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快速及时、自发调整、修正完善的演变过程,从而快速实现生命周期循环更新的独特模式;中国的创新政策演变呈现出重大创新政策的连续性、政策生命周期呈缩短趋势和政策层级差异性等特征。
孙蕊吴金希王少洪
共建共治共享开放式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2
2022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推动我国开放式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奠定了基础。通过阐述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演进历程和价值意涵,分析我国共建共治共享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特征、挑战,并进行展望。研究表明,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关注以互动、合作为特点的共同价值的创造过程。开放式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呈现出由“组织创新”向“创新网络”的转变;在创新流程上,呈现出内向型、外向型、耦合型三种互动协作模式,相关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并产生出许多新成果;具有多元主体协作、开放式创新带动社会创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张等特征。当前,开放式社会创新面临着系统性研究不足、整合分析框架薄弱、分析层次复杂等挑战,应当从理论、学术和实践三个方面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开放式社会创新的中国方案。
孙蕊孙蕊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社会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