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用护理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高度调节模块、床板架、床板调节模块、护栏调节模块、上位控制器、床板、第一护栏、第二护栏、挡板、折叠置物架;本发明可改变床板的形状,辅助患者在仰卧位和坐卧位... 汤芳 朱霞明 葛永芹 陆茵 毛燕琴 刘明红 卫峰 赵素芳 刘晓荣 徐香 傅琤琤 颜灵芝 商京晶 姚卫芹 孙艳 常梅芳 陈瑛 李芹 戴颖文献传递 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的应 朱霞明 葛永芹 刘明红 汤芳 陆茵 颜霜 王攀峰 傅琤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靶向治疗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B-ALL行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发生CRS的52例患者,严密监护,重点加强发热、循环功能障碍、肝肾毒性反应、肺渗血、神经系统症状及凝血功能异常等的护理干预。结果4例死亡,48例好转出院。20例随访9~3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28例随访1~12个月后回当地治疗后失访。结论B-ALL行CAR-T治疗致CRS,症状严重,严格专科护理评估和病情管理,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支持患者度过危险期的重要保障。 葛永芹 朱霞明 陆茵 吴德沛 陈峰 唐晓文 汤芳 李芹 卫峰 孙艳 王海芳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浅谈药物pH值与静脉治疗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监测不同状态下药物pH值变化,探讨静脉治疗的安全模式。[方法]用pH试纸测量药物配制后的药液pH值。[结果]81.3%的药物经溶媒稀释配制成药液后pH浓度呈中性(范围为5.0~8.0);碱性药物中12.5%的药物溶媒稀释后药物pH值稳定性较好,4.2%的药物如泰能、思美泰易随浓度变化发生pH值发生变化。[结论]临床静脉治疗选择输液工具时应考虑溶液pH值变化,关注那些易受溶媒干扰pH值的药物。 陆茵 朱霞明 汤芳 沈国荣关键词:PH试纸 静脉治疗 27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便秘的预防护理 2009年 目的:探讨预防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便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7例多发性骨髓瘤初次治疗的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等方法来预防便秘。结果:本组27例病人中除2例并发肾功能衰竭自动出院外,无1例病人发生便秘。结论:以预防为主的心理、饮食、生活方式、排便习惯的功能训练等方面的护理,效果确切,对病人无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其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汤芳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便秘 护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年内的生活质量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于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患者移植前(入仓前1~2 d)、移植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1年半及3年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骨髓移植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骨髓移植测评量表总分在移植后1个月时降至最低,此后呈逐渐上升趋势,半年时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3年时总分显著高于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健康、功能健全及干细胞移植3个维度得分与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骨髓移植测评量表总分变化轨迹一致,呈波动上升型;情绪稳定维度在移植前得分最低,随移植时间延长逐渐上升;社交/家庭健全维度移植前得分与移植后各时间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居住地(t=3.175,P=0.002)、家庭人均月收入(t=3.320,P=0.001)、移植相关并发症(t=-6.955,P<0.001)及患者是否回归工作/学习(t=2.706,P=0.008)。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骨髓移植测评量表5个维度间的恢复时间及变化轨迹存在差异。至移植后3年时,居住地为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患有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尚未回归工作/学习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轨迹动态调整护理措施,为其提供更为精准的延续性护理。 宋亚亚 朱霞明 陆茵 葛永芹 景秀琛 陈瑛 李芹 汤芳 杨妙华 李垚虹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护理 肢体运动训练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运动模式(Exercise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y,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运动训练,干预组进行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持续4周。干预前后对两组生活质量、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共59例患者(干预组31例,对照组2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107.23±12.21)分,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得分[7.00(7.00,9.00)]分,对照组分别为(95.04±15.11)分、[9.00(9.00,10.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EPN改良版肢体运动训练能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且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仲伟莹 汤芳 徐岚 于梅梅 何娜 谷苏梅 张梦姣 朱霞明 陆茵 卫峰 毛燕琴 王洪霞 翟英颖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干预 生活质量 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优化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技术,减少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的病人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按照左下腹、左大腿外侧、右大腿外侧、右下腹顺序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抽吸0.1 mL空气后,大腿外侧进针角度为40°~45°和腹部应用 Z路径注射,以及拔针后用棉球按压并延长按压时间的皮下注射技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注射30 min内疼痛情况及注射后24 h内注射局部情况,包括药液外渗、肿胀、红斑和硬结。[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以及注射局部发生药液外渗、肿胀、红斑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减少病人痛苦。 汤芳 朱霞明 吴德沛关键词:硼替佐米 皮下注射 多发性骨髓瘤 PDCA结合艾宾浩斯遗忘理论对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应用PDCA模式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开展的血液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模式在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6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73例血液病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71例血液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PICC置管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在置管当天、第2天、1周、1个月给予多形式的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PICC置管后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导管的日常观察、对维护的依从性、导管的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日常生活和运动管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63%,低于对照组的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DCA管理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特点所构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带管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增强其对导管的自我防护和管理能力,降低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毛燕琴 朱霞明 陆茵 葛永芹 汤芳 卫峰关键词:血液病 PDCA PICC置管 自我管理能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全身照射的护理 被引量:3 2010年 陈友雪 朱霞明 汤芳关键词:全身照射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