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霄
作品数:
3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爱尔兰国立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安乐哲
北京大学哲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艺术
主题
2篇
古琴
1篇
音乐
1篇
音乐美学
1篇
士人
1篇
琴史
1篇
琴学
1篇
晚明
1篇
晚明士人
1篇
进化
1篇
乐美
1篇
成书
1篇
成书背景
机构
2篇
爱尔兰国立大...
作者
2篇
欧阳霄
传媒
1篇
音乐探索
1篇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篇
2018
1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众乐之统——论古琴的“超越性”进化
被引量:5
2018年
琴的超越性进化是"琴"脱离大众艺术被士人阶层的精神气质、价值标准、审美旨趣等"雅化"的过程。经宋明理学的濡染,以儒家立场的知识阶层对琴乐艺术空前广泛的参与为契机,琴学的理学概念化、琴乐艺术实践的理学功夫化日臻主流。在琴的超越地位更进一步得到巩固和确立的同时,琴与士人的文化共生关系在宋明理学规范的生活世界中也走向成熟。尤其在理学意识形态化和制度化之后,明代儒家立场的士人阶层确立了对琴的文化专属。回顾从先秦到17世纪中叶琴学名著《谿山琴况》诞生前古琴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契机,可梳理琴乐美学标准向"超越性"倾斜的过程及其因素,并试论在此"进化"表象下,实则士人从"乐器""道器"两个层面实现了与"琴"的文化共生。
欧阳霄
关键词:
古琴
琴史
琴学
音乐美学
《谿山琴况》成书背景新考
被引量:3
2014年
《谿山琴况》作者徐青山晚年号"石山人",常见误读为"石泛"、"石汎"、"石讥"、"石汛"。《琴况》于1639年秋季到1640年立夏间在徐青山社友钱棻的影响下成书,非旧论成书于崇祯辛巳年(1641)。《琴况》的琴乐美学深受时代理学思潮的影响。徐青山传世作品依成书先后分为古琴曲谱集《青山琴谱》、乐论《谿山琴况》及演奏技法论《万峰阁指法閟笺》。上海图书馆所藏题为"稿本"之《万峰阁指法閟笺》实为晚于1691年拼凑杨抡《真传正宗琴谱》及杨表正《真传琴谱》等多个琴谱论集合的抄本。庄臻凤辑刊的《琴学心声谐谱》中标榜自创的"蝶庵琴声十六法"实是对《琴况》的抄袭与改写。
欧阳霄
关键词:
古琴
晚明士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