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继荣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文明
  • 3篇文明交往
  • 3篇交往
  • 2篇政治
  • 2篇视域
  • 1篇学科
  • 1篇雅典民主
  • 1篇雅典民主政治
  • 1篇译注
  • 1篇政治制度
  • 1篇闪米特人
  • 1篇社会动荡
  • 1篇史料
  • 1篇世界史
  • 1篇世界史学科
  • 1篇特质
  • 1篇统治
  • 1篇统治时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社会

机构

  • 11篇贵州师范大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4篇李继荣
  • 5篇徐家玲

传媒

  • 2篇理论月刊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经济社会史评...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古代文明
  • 1篇学园
  • 1篇时代人物
  • 1篇关东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路径与逻辑——以《法律选编》为中心被引量:1
2020年
自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加速了帝国基督教化的进程,特别是在立法方面表现出异教思想的减弱和基督教原则的持续融入,至740年《法律选编》(Εκλογη των νóμων)颁布,标志着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官修基督教法典的诞生。从《法律选编》基督教原则的融入分析,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帝王神化皇权的迫切需求与基督教君权神授思想紧密契合,社会动荡的现实对基督教信仰抚慰人心作用的需求,促成了皇帝借此立法方式达到稳固地位和繁荣帝国的目的。
李继荣徐家玲
关键词:社会动荡基督教化
拜占庭《法律选编》“仁爱”化原因探微被引量:2
2017年
《法律选编》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三世与君士坦丁五世于740(741)年联合颁布的一部小型实用法典。该法典首次明确提出的提升“仁爱”原则和相关法律条文所体现出的“仁爱”精神,使其成为继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后罗马-拜占庭帝国史上又一部重要官方法典。在帝国皇权不断强化态势下,《法律选编》“仁爱”原则的提出,并非皇帝的仁慈使然,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天灾人祸引起的人口锐减,教会“博爱”思想激起的人文关怀,客观上迫使皇帝在追逐皇权至上原则的同时,不得不屈就以“仁爱”原则来维护帝国的稳定,促进帝国的繁荣。
李继荣
关键词:法典
“破坏圣像运动”误区考辨被引量:2
2016年
在西方中世纪史和拜占庭史研究中,学界通常认为"破坏圣像运动"是由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于726年发起,之后持续一个多世纪,并于843年最终结束的一则重大历史事件。然与该事件属同一时期的官方法典《法律选编》对这场著名运动只字未提的史实,使得该事件的发生似乎又不那么合理。鉴于这种结论与文献的矛盾,从原始文献的角度,考究现有研究中的误识,还原该事件的历史原貌就显得颇有必要。
李继荣徐家玲
关键词:考辨
“伽勒里乌斯宽容敕令”文本考--兼论“伽氏敕令”的历史地位被引量:4
2016年
"伽氏敕令"是伽勒里乌斯(Calerius)、君士坦丁、李锡尼乌斯及马克西米努斯(Maximinus)四位罗马皇帝于311年联合颁布的一则对基督教宣布宽容的法令。该法令的存世文本仅有拉克坦提乌斯的拉丁文本和尤西比乌斯的希腊文本两种。然而由于这两种文本之间的差异、该法令未及实施皇帝伽氏便逝于病疾和君士坦丁大帝一统帝国的影响及诸文人骚客对君氏的过多赞誉等原因,导致国内外学界普遍重视所谓的"米兰敕令",而对"伽氏敕令"的历史地位缺乏应有的关注。鉴于此,拟从"伽氏敕令"文本考察入手,辨析其存世文本的真伪,进而论述该敕令的历史地位,以期学界能对该敕令有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认识。
李继荣徐家玲
《查士丁尼二世“赠礼”法令》译注被引量:3
2016年
查士丁尼二世"赠礼"法令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于688年巴尔干战事凯旋后,为表神佑之恩,对萨塞洛尼基的圣狄米特里教堂予以馈赠的法令。该法令是研究7世纪末8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外交政策、宗教态度、管理模式等方面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自发现以来,国外学界已不断对其进行修补校勘,已有几种校勘本,然国内尚无此文献的中文译本。兹特综合各家校勘,从古代语文迻译该法令,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予以注释,为国内罗马—拜占庭法律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中文译本和研究参考。
李继荣
关键词:译注
文明交往视域下波斯希腊化时期叙利亚文明特质沿革阐释被引量:1
2022年
在经历了约两千五百年的闪米特人统治之后,以公元前539年波斯人释放“巴比伦之囚”为标志,叙利亚历史进入印欧民族介入的发展时期。波斯人与希腊人先后在此地建立政权,古叙利亚文明“独立发展”模式被“互鉴带动”模式取代,但“同质”文明与“异质”文明在叙利亚地区渐次深入的碰撞与交融,进一步丰富了古叙利亚文明的特质与内涵。从文明交往的视角与理论,深入洞察与阐释波斯希腊化时期的叙利亚文明的特质,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文明交往理论,对深入认识叙利亚文明的特征与内涵也有重要意义。
李继荣
关键词:文明交往闪米特人
古希腊宗教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探析
2018年
雅典人以智慧、理性与民主政治而闻名于世,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更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古希腊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入手,认为古希腊宗教中的民主因素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李继荣
关键词:古希腊宗教民主政治
“米兰敕令”新探被引量:5
2015年
基督教史和西方古代中世纪史的研究中,通常把"米兰敕令",即君士坦丁在取得"米尔维安桥"一役胜利后,于313年与当时东方皇帝李锡尼乌斯在米兰会晤时联合颁布的一个对基督教实行宽容政策的法令,视为基督教获得合法地位的标志性事件。然自19世纪末,随着德国学者O.西克否认"米兰敕令"存在说的提出,引发了20世纪以来关于该敕令是否真实存在这一问题的争论。时值所谓"米兰敕令"颁布1700年纪念日,从学术史回顾和文本解读入手,进一步深入地探讨该"敕令"的真实性问题,并阐释其历史地位,就显得很有必要和意义。
徐家玲李继荣
铭文史料之新贡献——从《查士丁尼二世“赠礼”法令》碑文谈起被引量:1
2017年
查士丁尼二世"赠礼"法令是研究7世纪末至8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外交政策、宗教态度、管理模式、社会变化等方面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虽然目前国外学界已出版了该法令的诸多校勘本和译本,中文文本也由笔者据希腊文和英文译出,但是对其价值的研究学界还尚未展开,故本文拟以该法令的具体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价值,以期对学界关于铭文和法令的研究有所启发。
李继荣
关键词:历史价值
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世界史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2024年
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学科门类,中国的世界史设立于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 体系,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世界史学科迎来了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但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 位与角色日益重要,中国的学科体系划分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为实现服务于强国战略的“国别通”人才培养目标, 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将原隶属于世界史等学科之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增 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之下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虽然这一调整会给世界史学科带来一定挑战,但区域国别学的交叉、包 容和全面的学科特性更会通过两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为世界史学科带来新的发展路径。
李继荣
关键词:世界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