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花土沟油田
  • 2篇层系
  • 1篇多油层
  • 1篇多油层油藏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砂
  • 1篇油砂体
  • 1篇砂体
  • 1篇水槽
  • 1篇井网
  • 1篇井网适应性
  • 1篇储量评价

机构

  • 3篇青海油田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篇李国艳
  • 2篇张庆辉
  • 1篇郑永仙
  • 1篇陈晓冬
  • 1篇项燚伟
  • 1篇冯文杰
  • 1篇陈晓冬
  • 1篇张菲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青海石油
  • 1篇中国化工贸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花土沟油田Ⅲ层系油砂体动用状况研究
2014年
目前Ⅲ层系含水上升快,平面上油井见效差异大,需要改变目前以层段、小层为单元的注水开发模式,进行油砂体研究,细化油砂体潜力,开展以单砂体为单元的注采井网完善工作。III层系有224个油砂体,从储量和面积进行综合评价,将油砂体划分为四类,具有"数量多、面积小、储量小"特点;油砂体采出程度不均,尤其是一类和二类油砂体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砂体储量79.86万吨,占总剩余储量的81.61%,为下步重点挖潜方向;油砂体平面注水推进受到沉积微相影响,高含水油井多分布在优势沉积微相区域;评价优选出潜力油砂体29个,因"砂"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为以单砂体为基本单元的注采井网完善打下基础,保证Ⅲ层系产量稳定。
张庆辉柳金城陈晓冬李国艳张菲
关键词:油砂体储量评价
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层系及井网适应性研究——以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为例
2013年
花土沟油田是典型的非均质多油层油藏,油层的物性变化大,分布很不均匀。通过开发层系适应性分析及现有井网适应性分析,选择贴近于油田实际需要的层系、井网划分方法,减少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提高油田储量动用程度,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陈晓冬郑永仙张庆辉李国艳项燚伟
关键词:多油层井网适应性
干旱型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过程——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在干旱气候背景下,盆地边缘可形成一种发育于盆地边缘并顺源延伸至湖盆边缘终止的大型沉积体系,即分支河流体系,其主体往往被称为冲积扇。分支河流体系规模较大,沉积过程复杂,其沉积物可形成大规模的油气、水储层。为了明确干旱型分支河流体系沉积演化过程及其不同时期沉积特征的差异,通过水槽沉积实验模拟再现其沉积过程,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延时拍摄等技术手段精确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分支河流体系的半径、边缘糙度与模拟期次(沉积物供给)呈对数相关关系,同时其增生规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据此可将沉积演化过程划分为早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2)各阶段沉积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初期阶段以片流为主,片流单元在分支河流体系表面呈连片状多期次迁移叠置,中期阶段非限制性河道的侧向迁移及与其远端相连的限制性河道的形成与废弃共同主导了沉积过程,后期阶段非限制性河道发育程度大大降低而限制性河道发育程度大大增加并主导沉积过程。3)分支河流体系的三阶段演化导致其本身由三个沉积特征差异较大、空间结构迥异的沉积层构成,包括底层片流朵体复合体、中层非限制性河道与限制性河道切割叠覆体、顶层限制性河道切叠沉积体。
吕峻岭朱一杰夏瑞郑云柯刘晨虎冯文杰李国艳杜晓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