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邢台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圆运动思想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启示 被引量:3 2012年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易反复发作,且难治愈。传统医学在认识病机上多认为脾虚湿盛,治疗上健脾化湿,日久温补脾肾,效果不佳。通过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的圆运动思想(轴轮运动思想),根据"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气易横逆、易下陷"等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提出从肝胆脾胃四脏同治,且以脾胃为主,重视中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治肝时要宜补,不易泻肝;治脾胃时,要分清脾病升降失常,还是脾虚木乘,中气不足。 董润之 宋立峰 赵艾民 杜亚青 郝寒冰 佟雪飞 张丽晓 张静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活络效灵丹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加减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癌性疼痛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采用布洛芬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重度疼痛采用布洛芬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络效灵丹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10 d。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价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82.97%,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65.2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治疗的第5、7、9、10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杜亚青 李向英 张静 董润之关键词:癌性疼痛 活络效灵丹 穴位贴敷 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126名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二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予以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 h,然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患者90 d,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二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8h、7d和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3.9%)高于对照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比例(84.7%)高于对照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是3个月预后良好转归的独立保护因素(OR=4.521;95%CI1.658~12.326;P=0.003)。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孙梅林 巩卫 王伟丽 张静 夏东晖 周松涛 贾红 王文胜关键词: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联用艾地苯醌。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和各项言语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和运动性失语状况,初步机制分析可能与其降低血清oxLDL和oxLDL-Ab水平有关,且安全性较高。 夏东晖 张静 张新杰 吕静 李欣 王文胜关键词:艾地苯醌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安全性 “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应用布洛芬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重度疼痛患者采用布洛芬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爆发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治疗的第5天及以后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爆发痛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能进一步提高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杜亚青 李向英 张静 佟雪飞 周奎龙关键词:癌性疼痛 止痛散 穴位贴敷 阿替普酶与艾地苯醌联合用药对ACI病人恢复情况及神经损伤指标和TXB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与艾地苯醌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恢复情况和神经损伤指标及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CI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和艾地苯醌联合治疗,对照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2组病人均治疗2周。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和神经功能、预后、凝血功能及TXB2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33/60)(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D-二聚体、TXB2和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TXB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阿替普酶与艾地苯醌联合用药治疗ACI,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较好恢复,血液凝血指标及TXB2含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夏东晖 张静 吕静 李欣 王文胜关键词:阿替普酶 艾地苯醌 神经功能损伤 苏合香丸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2023年 对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为15%,虽然患者被救治后存活,但是其残疾率达到50%,所以,医学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问题,此次就针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所有选入的研究目标均为急性脑梗死病症,为了研究数据真实、可靠性,将此次参与调研的82例患者做小组划分,分组以奇偶数为依据,其中41例患者均是奇数,以患者病情实行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干预,还有部分患者为偶数病例,给其开展苏合香丸联合阿加曲班干预,命名是观察组,病例和上述同步,对此次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因子水平情况、症状好转所使用的时间、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具体评估。结果 对此次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病例居多;血清因子水平方面,对照组有部分患者控制效果不佳;对患者症状好转时间评估,观察组患者短时间内病情恢复稳定,症状得到较大的缓解;评估了此次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情况还需持续干预(P<0.05)。结论 此次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苏合香丸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患者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各指标控制良好,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夏东晖 孙梅林 张静关键词:苏合香丸 阿加曲班 急性脑梗死 低热4个月病案一例 2008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84岁。2006年11月就诊。患者诉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于傍晚9时开始至凌晨2时左右,烦躁流汗,汗出好转。近4个月天天发作,测体温波动于37.4℃至38.2℃之间.经某医院诊断为肺外结核及慢性胆囊炎。住院治疗月余.取效不显,住院时曾化验外斐氏、肥达氏反应(3次),抗链“0”、类风湿凶子、C-反应蛋白及肝肾功能(4次)均末见异常,仪血沉略快(4次)。 董润之 赵艾民 王志红 路霞 张静关键词:医案 中医药治疗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年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药物研究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群体,利用双盲测验的形式,分别给予对照组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给予观察组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展开对患者的 NIH Stroke Scale NIHSS量表分析,按评分对患者的卒中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对患者用药后的恶心呕吐、肝功能降低、血脂血压异常、心肌酶异常等例数进行统计,评估药物作用下患者的安全结果;另从康复、疗效优良的角度统计患者最终结局。结果:卒中量表中,观察组的评分低例数较多,评分高例数较少,用药期间患者无论是胃肠反应还是生理功能发生不良问题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康复占比与治疗优良占比较高,对照组疗效一般与无疗效的占比较多,(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采取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形式,临床的效果较好,患者康复例数更多,且有助于对患者卒中情况的控制,联合药物机制较为适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可在临床酌情实施,从而降低卒中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夏东晖 张静 孙梅林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钙片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