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薇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 SOD对γ射线辐照枯草芽孢杆菌的保护效应研究
- 2009年
- 为了考查外源SOD对γ射线辐照微生物的保护效应,选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外源SOD处理过的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采用平板计数法考查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胞内SOD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DNA双链断裂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SOD均可使γ射线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营养体胞内残留SOD活性与外源SOD浓度以及辐照剂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外加SOD使细胞DNA双链断裂水平(PR)显著下降。并且细胞存活率和PR值随外源SOD浓度以及辐照剂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外源SOD在γ射线辐照中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保护效应,且SOD的保护效应与其浓度呈一定相关。
- 柳芳陈晓明李晓燕朱捷郑春严万里周莉薇李承龙胡玉雪周斌陆振渊朱海蓝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
- 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及其机理初探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紫外线的耐受性,以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及其来源菌株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紫外线辐照处理。采用平板计数法比较两种菌株的存活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两种菌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发现,对数期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明显大于原菌株,耐辐射菌株DSBs水平小于对应的原菌样品。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较强,其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 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张根发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
- 电离辐射致DNA双链断裂研究方法及统计模型被引量:3
- 2008年
- DNA既是生命物质中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效应最主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通过射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DNA分子的多类型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s,DSB)是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之一,成为辐射生物学研究的重点。目前DSB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凝胶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γH2AX分析技术、早熟染色体凝集等,研究DSB的统计模型包括随机断裂模型、Moment法、Tsallis熵模型、平均分子量法,在此均得到总结,最后探讨了DSB辐照热点的研究前景。
- 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
-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
- 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为探讨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对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探讨研究方法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菌体样品及DNA样品进行不同剂量的UVC辐照,采用8h、16h、24h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结果发现,16h脉冲场凝胶电泳最能反映DNA的双链断裂程度。对16h电泳图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随UVC辐照剂量的增大DNA释放百分比递增;菌体样品在辐照剂量17.8J/cm2处其DNA双链断裂产额最大,而DNA样品的最大双链断裂产额出现在辐照剂量为72.7J/cm2处;另外,同辐照剂量下菌体样品的释放百分比和菌体DNA双链断裂产额均高于DNA样品。结果表明,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 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张根发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脉冲场凝胶电泳
-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高产菌株的辐射诱变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了不同总辐照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以及快中子一次、二次辐照枯草芽孢杆菌,采用平板透明圈方法,以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HC值)为指标,研究γ和快中子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辐射诱变效应,同时筛选高产淀粉酶的变异株。结果表明:(1)快中子和γ射线都能有效诱导枯草芽孢杆菌高产淀粉酶;(2)采用不同总辐照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和快中子一次辐照后,菌落平均直径均比对照小,且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菌落平均直径有变小的趋势;(3)采用快中子二次辐照后,菌落平均直径、菌落最大直径、透明圈平均直径、透明圈最大直径以及HC最大值都远远高于原菌落值;(4)重复筛选出三株高产淀粉酶菌株,它们的菌落直径最大为8.32mm,透明圈直径最大为22.38mm,透明圈与菌落直径之比最大达到5.39。且有两株在传至15代都能稳定高产淀粉酶。
- 陈晓明张良张建国周莉薇
- 关键词:中子辐照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淀粉酶